盛昶砚专访:收藏爱好者应该平常心理性接受自己收藏品的价格和真伪

  收藏界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人说藏家应只收一流大师的作品才有档次,而不需要收藏其他画家的作品。的确,投资收藏大名家,会有很高的回报,但如果片面追求投资价值,忽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就有违收藏的宗旨。对收藏而言,大名家有不成熟的作品,小名家有高妙精彩之作,从美术史的角度看可以说各有长短,从收藏的角度看,也各有千秋。针对收藏爱好者收藏的个人藏品问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着名文物鉴定专家,古文物协会执行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民间文物研究中心景德镇基地顾问,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鉴定专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遗产保护委员会鉴定专家盛昶砚先生,一起来探讨关于收藏爱好者应该平常心理性接受自己收藏品的价格和真伪的话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持人:盛老师,今天很高兴您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专访。面对当下火热的收藏形势,盛老师认为收藏爱好者应该抱有怎样的收藏心态呢?
  
  盛老师:主持人好。收藏之路充满着惊喜,也充满着苦涩。一旦踏上了这条路,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便会与收藏者相伴始终。抱着良好的心态,保持好的收藏情绪,才能在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首先,收藏爱好者应该平常心理性接受自己收藏品的价格和真伪。当发现有潜力的收藏品种,只要看得准,就应果断下决心买进。我们常常听到藏友后悔说,当年李可染、吴冠中的画几十元一幅,如果买下几幅该多好;当年精美的清代红木家具才卖几百元,可惜没买些……因为收藏市场常常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更有这样一个深刻的历史收藏教训:山西藏家李小民先生从1981年起,开始广泛收集各类“文革”版本图书,至今已购“文革”版图书两万余册,塞满了十余个高高大大的书柜。时过境迁,如果今天想要收藏到如此丰富的“文革”版本图书,其代价和难度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收藏者还是应该理性的选择藏品。
  
  不仅如此,更要倡导快乐收藏,不把收藏作为单纯的投资渠道,而是在收藏中了解文化,把玩中陶冶情操。一般来说,藏家在购买藏品之前应慎重考虑,但在购买之后,就要抱有一种买过就算的心态,不要太在意是否物有所值,即使买了赝品就当交了学费,保持愉快心情。这就是所谓得失坦然。
  
  主持人:有人说,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巨大的“泡沫经济”。盛老师如何看待现如今的收藏行业发展趋势?收藏家应抱有怎样的心态面对?
  
  盛: 近几年艺术品市场价格下行,有人说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巨大的泡沫,呼吁艺术品市场要回归理性。暂时的价格回落很正常。现在国家正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快,富裕的人会越来越多,懂收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而艺术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收藏市场的高潮低潮总会有的,但不能否认总体的向上趋势。
  
  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疯狂的市场,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享受,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斗富和炫耀的市场,可以满足一些富人的虚荣心,也可以瞬间吸引全世界的眼球,赢得世界级的声誉。当你以全场最高价拍得顶级艺术品,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全场的新闻媒体和收藏家都把镜头和目光对准你时,这可能将成为你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然而这些声名与宣传引起再大的喧嚣也都不会长久,在收藏的道路上还是保持平常心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持人:古玩作为收藏中的重要项目,一直以来也是备受藏家关注。作为收藏大家,盛老师认为古玩收藏有哪些技巧分享?古玩藏家应该提升古玩收藏水准?
  
  盛:首先,应该对古玩收藏活动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误解,摆正心态。
  
  为什么古玩收藏会产生这么大的魅力?除了收藏活动给人们带来文化精神享受和艺术熏陶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看重它的投资赚钱,使资本保值增值的功能。
  
  在收藏界的确盛传着不少依靠投机或投资买卖,拾漏捡遗而一本万利,获益丰厚的佳话美谈。不幸的是人们只看到这些表面赚钱的热闹现象,而没有去深入探究为什么他们能成功赚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正是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功赚钱案例,不仅引起了人们来参与古玩买卖的兴趣,并且使人们对古玩收藏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片面认识,错误地以为买卖古玩可以获利保值,从而盲目地,在没有了解掌握必备知识的情况下草率购买。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因为轻率购买而上当受骗、血本无归。
  
  古玩收藏是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活动。这些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它没有捷径可走。真正有心从事收藏活动的人士,只有潜心研究鉴赏知识,了解市场动态、行情,才能懂得对繁杂的古旧物品有所甄别取弃,才能侥幸少花冤枉的学费。
  
  所以搞收藏切忌短视盲目,唯利是图,应该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添生活情趣为主要目的,个人投资理财仅为其次。这样心态平和心理健康地从事收藏活动或许在经济回报上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其次,古玩收藏作为理财手段,具体由专业人士操作,在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尚且难免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和供需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回报预期无法兑现,更何况不具有专业鉴赏知识,对市场操作认识肤浅的爱好者,参与买卖古玩操作失误的风险就尤其明显了。
  
  主持人:盛老师作为书画大家,对书画收藏有哪些重要意见和建议分享?
  
  盛: 对爱好书画的人们来说,书画艺术品除了有收藏欣赏的效果外,如今也被当做了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对收藏投资者而言,如果能掌握一定的书画收藏技巧,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书画收藏,首先要懂得鉴赏
  
  书画收藏想要游刃有余,有一定的书画鉴赏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不论是喜欢古代书画还是喜欢现、当代书画,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
  
  其次,懂得量力而行
  
  书画收藏要学会量力而行,尤其是在起步的阶段,需要谨慎为宜,毕竟谨慎使得万年船嘛。由于初入书画的收藏市场,对于市场行情不太清醒的状态下,对于初入门者来讲,最好留意那些中等名家的作品,往往价格不高,但质量较好。
  
  再则,找准有潜力的收藏家
  
  对于目前的书画收藏市场,作为收藏者的我们最好应注意一些中青年艺术家的艺术根基及发展趋势,可将他们的作品在低价位收藏作为长线投资。
  
  关键点是,不买争议之作
  
  书画市场上伪品甚多,如不细心,以真货的价买了假货,不仅丢了资金,还会挫伤个人锐气,挫伤自己的胆识。因此不要购买有争议的作品很重要。
  
  还要注重,集中收集
  
  不要四面出击,广泛收集。要选择一个门类,或者某个时期,某种题材,某个画派,甚至某个画家的作品,集中精力弄懂弄通某个类型或某个画家作品的行情,掌握其艺术特征,这样才会稳操胜券。
  
  重要的一点,出售即获利
  
  把握好出让时机。只有出售,才能获取收益。在出让时,应考虑市场状况、行情趋势以及自己资金周转情况等。
  
  主持人:艺术品投资成热宠,作为收藏投资者,应如何擦亮眼睛做到名利双收?
  
  盛:近年来,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火热让很多人跃跃欲试,然而我们不能只是看到这些表面赚钱的热闹现象,而不去深入探究为什么他们能成功赚钱。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进军这个市场以前,所有投资者都要先擦亮眼睛。
  
  首先,正确的收藏心态,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风险意识都很重要。
  
  良好心态至关重要。所谓的良好心态,就是积极的、理性的投资心态。在投资中,投资者要理性地分析要投资的项目,以及投资中的风险等等诸多因素。那些侥幸的,盲目乐观或过于谨慎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投资心理。
  
  其次,保持一颗平常心。
  
  收藏需要热情与理性的和谐,热而不狂,迷而不痴十分重要。
  
  从客观上说,投资收藏品只能以自己的财力、精力、爱好为出发点进行收藏活动,以平常心待之,有取有舍,量力而行。其实,收藏的意义不仅限于价值的考量,而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藏品的历史价值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上。
  
  再则,学会在收藏中找到快乐。
  
  收藏无止境,乐在追求中。歌德说过:“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其实收藏本身的过程赋予了投资者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投资者做收藏应该更多的从兴趣出发,学会把收藏与兴趣快乐相结合,这样才会乐此不疲,心情愉快。
  
  艺术品收藏和别的投资很不一样,并不能完全当作一种投资,当然也不必过于理性而片面强调艺术品的商品属性,它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有兴趣喜好作为基础的。真正投入到这个领域的人,多数还是因为爱好艺术品,收藏的乐趣不只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专业知识不可或缺。
  
  投身股市,比的是看谁慧眼识“真股”,倘若你总能发现蓝筹股和黑马,钞票就会流向你的口袋。反之,股价就会跌破你的嘴脸。古玩市场也一样,比的是“眼力”。你的眼力好,奇货珍品经常走进你的宝库。反之,你会与珍品永世无缘。因此,古玩市场里到处是“捡漏”与“走眼”的故事。
  
  主持人:盛老师分享的很全面。再次感谢盛老师接受本次专访问题的回答,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次拜访您?
  
  盛:非常感谢,随时欢迎,要讲一点我所讲的只是我个人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认知和见解。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企业宣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请注意可能的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娜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