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游客走进陕历博文物修复室 体验"修复"字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0位市民游客代表在陕历博文物修复室里体验“修复”字画。

 

  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国家宝藏》的热播,使得文物修复师这一行业走出幕后,走到了台前。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让文物修复工作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方式展示在公众面前,陕西历史博物馆从今年春节开始,便将文物修复工作从幕后搬到前台。4月21日,10位体验者从众多问卷调查的填写者中脱颖而出,受邀进入修复室体验字画“修复”工作。

 

  据了解,传统书画揭裱修复一般分为清理、前处理、固色、清洗、脱酸、揭除旧裱、修复、托裱、全色、镶覆、砑装等多个步骤。在体验活动中,修复师以现代书画作品为例,向体验者们表演如何揭除旧裱,以及怎样进行托裱,并邀请他们亲身体验这两个步骤。

 

  揭除旧裱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镊子夹和手搓的方式,小心揭去附着在原始书画(画芯)背面的背纸和托芯纸。而托裱,则是采用传统托裱工艺,将与画芯相近的托纸,覆于平展处理后的画芯上。这两个环节,对于修复从业者的经验、技法、耐心和细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体验者邱情格说,自己是第一次离珍贵的文物如此之近,也真正体会到了文物修复师的不容易。“拿了一会儿镊子就已经想呐喊了,而他们经常一坐就是几小时,还要从头到尾保持着耐心和细心。就如书中所说,一件文物就是一个火种,而文物修复师则是将火种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