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件磁州窑瓷枕亮相河北:共赏“枕”上风雅
2018-04-23 22:20:18 作者:李茜 来源:中新社石家庄 已浏览次
80件磁州窑瓷枕21日亮相河北博物院,集造型、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瓷枕,带观众品味“枕”上风雅。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其中心窑场位于河北省南部。这里古属磁州,故名“磁州窑”。陶瓷枕始于唐代,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瓷枕除了随葬外,更多为夏季午休纳凉之用。
此次展览所展瓷枕分花鸟虫兽、人物故事、诗词文字三大类别,以河北本地磁州窑产品为主。磁州窑于宋金时期达到鼎盛,所产瓷器装饰技法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其中一件金代八角形枕,绘有蜘蛛、蜜蜂和数株小草。“蜂”与“封”谐音,“蛛”与“诸”谐音,此枕通过谐音手法蕴含了“封诸侯”、功名利禄指日可待等吉祥祝福。
在造型上,虎枕为此次展览的一个小系列,有呈卧虎形状的虎形枕,“老虎”四肢匍匐,背部为腰圆形枕面;也有整体造型呈虎头形的虎头枕,虎头造型立体逼真;也有在枕面上绘有虎形图案的瓷枕,形状惟妙惟肖。
据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陶瓷组)穆青介绍,部分瓷枕中展现的鱼、芦苇、鹭鸶、鸭子等与“水”相关的题材,可以侧面反映当时磁州生态环境与南方相似,水系发达、水塘密布,而虎、鹿题材的大量出现也可侧面反映当时太行山植被较好,有大型猛禽出入。
磁州窑瓷枕还有一部分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如展品中的金代三彩“柳毅传书”长方形枕,枕面上可看到一位书生和一名女子拱手告别,书生手捧书卷,女子身后隐现吃草的绵羊。反映了书生帮助牧羊的洞庭龙女传递家书的场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