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众积极参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点赞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10日在北京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榜上有名。在揭晓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提及,“本次评选除了以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等为评判标准之外,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成为重要参考”,引发人们对“公众参与考古”这一现象的讨论。

  笔者注意到,就在结果揭晓的前一天,一篇题为《用网络数据预测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章对26项入围“2017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项目的相关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网络宣传文案数量进行统计后,预测了评选结果,预测名单中7个入选了“十大考古新发现”,尤其是前六位均入选。从中不难看出,项目的宣传力度,以及公众的关注热度,的确和项目能否入选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在预测名单中自媒体搜索量排在首位。如此高的社会关注度,除了在发掘过程中大量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加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即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全程参与考古发掘,同时在考古过程中还招募社会人士体验发掘,从而使该项目得以持续被社会关注。近年来,随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保护成果全面共享”“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等理念的深入人心,神秘的考古项目也开始向公众敞开怀抱:吐鲁番木尔吐克萨依戍堡考古发掘过程中,志愿者在考古工作者的指导下,参与清理地面的虚土和文物;参与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发掘的10位农民被授予“优秀农民考古技工”称号;多所考古研究机构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考古志愿者和实习生的公告……公众不再只是通过媒体报道“围观”考古,而更有机会亲临考古发掘现场,参与度越来越高。

  可以说,公众只有参与到考古发掘实践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和了解这项工作,才能对考古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一位此前从未接触过考古的微博网友在参与了考古发掘后就深有感触,“我似乎突然觉得历史不再那么缥缈了,历史可以触碰了,我好像在茫茫长河中抓住了历史的一根麦穗”……笔者认为,公众参与考古发掘,不仅可以掌握相关考古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物、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并通过影响身边人,逐步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降低人为伤害文物事件发生的概率。正如业界专家所言,公众参与考古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古的理论、方法和过程,向公众科学诠释古代遗迹、遗物等,促进公众对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提高公众对古代遗迹、遗物等的认知水平,增强公众对中华灿烂文明的自豪感,珍视并自觉保护古代文化遗产。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神秘的考古发掘正在“走近”人们的生活,但不可否认,仍有部分公众对考古的认识还停留在“挖土”“寻宝”,对文物价值的认知仍旧停留在“值多少钱”“有多新奇”等浅显认知层面。这就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考古工作者的宣传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公众更为感兴趣、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方法、途径吸引公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成为未来一个时期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笔者了解到,就在“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的前一天,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发布,太原市将面向全社会为166处文物保护单位公开征集解说词,深挖文物背后价值,让公众帮助不会说话的文物“活”起来。公众与考古、与文物、与文化遗产接触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愈发高涨,呈现出相互促进、彼此受益的良好发展态势,相信在公众的积极参与下,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将结出更多硕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