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即香文化?看沉香与香文化的不解之缘
2018-04-19 10:16:37 已浏览次

在近几年古玩市场刮起了强劲的沉香风后,也让香文化的复兴有了看头。却也正是沉香风的热潮,让人们产生了对香文化狭隘而浅识的看法。每每谈及香,一般只知沉香、檀香,对价格、产地、香味等也是张冠李戴地闹着笑话。那么,沉香与香文化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看看沉香鉴定专家、香至尊创始人孙玉辉如何为我们解答吧。
香文化的现状
谈起香文化,孙玉辉感慨万千。当下很多香文化博览会、高峰论坛、文化节目在香料上仅仅局限于沉香、檀香,内容上无非就是比较越南的贵还是海南的稀,台湾的甜还是马来西亚的润。虽然沉香、檀香的确堪称香中精品,但它们只属于树脂香一类,远不能涵盖我国繁多的香料种类。我国的香大致分五类,除树脂类外还有膏脂类香,如麝香、灵猫香等。花草类香,如蕙兰、艾蒿等。瓜果类香,如佛手瓜、柏子。近代出现了各种化学合成香。由此可见,人们对香文化认识的遗漏,香的品类丰富,功能多样,若只取沉香、檀香而置天下诸香不顾,就显得狭隘了。
沉香界的不正风气
焚香的华而不实首先体现在越来越流行的谈香论价、以香斗富的风气。往往一说起香,无外乎就是哪儿产的、什么材质、多少钱一克。虽说早在西晋就有喜好斗富的石崇,将厕所配备了甲煎粉、沉香等香料专供来客使用,又用调味香料花椒做泥,涂抹屋舍墙壁,以此显示家财万贯。但是以香斗富自古以来并非主流,其文化属性才是最主要的。焚香到了宋代则成为与点茶、插花、挂画齐名的“四般雅事”之一。而今盛行的“闻味儿斗富”的现象,与香的文化属性背道而驰。
如何靠沉香引香文化至真位?
中国的香文化肇始于神农尝百草,历代用不同的香具、不同的出香方式,把不同的香料薰、烧用于礼教、宗教、社交、居家等活动中。孙玉辉从他多年与香会友的经历谈到,应该将香文化引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整肃沉香市场的不正风气,从严格筛选沉香原料开始,诚心做香,用心传世,把厚重的历史文化当作香文化的强大后盾。
中国两千多年的香文化,源远流长,香的产生源于生活,也被生活所习惯。下至阡陌人家,上至富贵皇权,香融入千家万户,而沉香是香文化的一大支柱,如果只停留于闻闻味道,谈香论价,那就舍本逐末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