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青铜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周 西周晚期

 

  盛酒器

 

  高51厘米

 

  器口、颈、腹部均为圆角扁方形,颈部收敛,两侧置兽首衔环耳,腹部庞大而下垂,圈足高且厚。颈部饰波曲纹,腹部饰蛟龙纹。

 

  器颈、腹部内壁铸铭文:

 

  铭文凡21行151字,记述了作器者颂受到周王“册命”。在目前所见出土材料中,对于 “册命”典礼之记录,见于多篇西周时期的金文,其中,尤以颂器铭文所记最为详尽、完整。上列《颂壶》所记之 “册命”典礼可归纳为如下五个进程:

 

  1、三年五月甲戌之日,清晨,周王就位于宗庙中的大室;

 

  2、宰弘为“傧”,引导“受命”者颂入门,颂立于中庭,面向北方;周王面南,尹氏将“册命”之书授予史虢生,王命史虢生宣读“册命”;

 

  3、史虢生宣布周王命颂所司之职与所赐命服;

 

  4、“受命”之颂对周王行稽首礼,并接受册书及赏赐出门;

 

  5、颂对有司行“傧”礼,即对宰弘、尹氏、史虢生之类“劳者”赠以瑾璋。

 

  上述《颂壶》所记“册命”典礼进程,与《周礼》、《礼记》、《仪礼》及《左传》中所载相符,两者可彼此发明,使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西周时期的“册命”典礼。《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周襄王“册命”晋文公之事,载晋文公“受策以出,出入三觐”,晋人杜预注“出入三觐”之意为,从来至去,见王共三次。今以《颂壶》相校,“出入三觐”当读为”“出纳三瑾”,乃是“受命”之晋侯对此次“册命”典礼中之“劳者”,即尹氏、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等有司,赠以瑾璋,以“傧”礼致敬,而并非如杜预所云。( 撰文:于成龙 )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