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修复切勿“急不可待”

  近年来,各地对遗址、文物的修复投入了很大热情。比如近日,重庆市公布将对巴县衙门遗址进行修缮。修复后,巴县衙门将作为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的一部分与市民及游客见面。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恢复一批历史遗存,让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唤醒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然而,在对遗址、古迹的修复过程中,却出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对文物的破坏性“修复”。杭州秋水山庄门脸被刷成了“土豪金”、凤阳明代古城修复时用电钻暴力拆解、绥中小河口长城被水泥磨平……

  是工期紧、景区急于营业吗?是技术不足以支撑文物修复,但行政命令急于星火吗?还是管理混乱、急于赶工期?究其原因,一来修复者对历史、文物缺乏敬畏之心,施工过程缺乏约束和监督;二来便是一个“急”字。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历史遗迹、遗存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复原。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经济发展方面,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文物修复上不是。遗址、古迹需要大量的调研工作,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以《赵成金藏》为例,前后修复的过程长达16年;河北北岳庙壁画修复工程从2009年开始研究详细方案,修复团队甚至在当地建立了小型的环境监测系统,多年艰苦、耐心的修复工作,才赢得了2017年全国优秀文物修复工程的荣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旦急于求成,哪怕是专业人士也会铸成大错。比如已经矗立了一千多年的著名遗迹沧州铁狮子,在经历了5次正规、专业人士参与的大规模修复后,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以至于只能依靠“拐杖”才能勉强维持站立。

  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修复文物,应该秉承着敬畏之心。遗迹、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文物完整无缺地传给下一代。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舆论的正面引导。过去,文物属地管理的特性决定了修复者不一定是业内顶尖人士,而修复的过程往往较为封闭,社会大众难以参与其中。可喜的是,近年来主管部门设立了优秀文物修复工程的奖项,《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系列影视节目,也对遗址、文物修复工作起到了正面的引导。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遗迹、文物正是要传递其文化精髓,这是历史的责任,“急”不得!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