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风、碑学的兴起影响了毛笔的形制
2018-04-11 10:50:27 来源:美术报 已浏览次
由于宋王朝南迁,文化中心南移;宋末元初战乱,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或徽州,再加之湖州制笔历史悠久,原材料丰富,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就天时、地利、材美而言,湖州与宣州一样,具有原材料的优势,皖南以及附近地区的兔毫同样为湖州所共享。此外,与宣州比较而言,湖州还有羊毛原料的便利。
湖州制笔以善琏镇为最,历代精通笔艺的文人如颜真卿、杜牧、苏轼等先后客居湖州,对湖州的制笔业产生过影响。被记载下来的著名笔工也以湖州最多,声名最著的笔工冯应科在当时与赵孟頫、钱舜举齐名。
在元代,湖笔延续了宣州紫毫笔的传统,主要生产紫毫笔及兼毫笔。孔齐《笔品》详细地记述了元代湖州及钱塘一带主要盛行的以兔毫为心的三副笔、纯兔毫的枣心笔、纯兔毫的散卓笔以及小部分的羊毫兰蕊。上等羊毛细而有骨,色白而润,裹芯且外观美,适合做披毛。由此得知,元代以前羊毛主要用来作笔副、笔披。
明清时期毛笔的品种就更加丰富了。明代前期延续了元代的风格;明中后期,受建筑空间增高的影响,大幅立轴行草书盛行,对笔的形制要求更大更长,于是人们制造出蓄墨较多的长锋笔,及以长而硬的猪鬃、马鬃等为材料的斗笔及楂笔。在明代各种形制及毛料的笔,比如刚劲的紫毫笔、刚中带有韧性的狼毫笔及兼毫笔、绵柔的长锋湖笔等各有所长。毛笔的笔头形状也有所变化,有传统的竹笋形,也有兰花蕊形、宝塔形等,湖笔还创新出葫芦形的笔样,这些变化利弊兼有,但紫毫、狼毫一类的硬毫笔与兼毫笔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清代,由于碑学的兴起和生宣纸的应用,需要毛笔的笔毛长、蓄墨量大,进而出现了大量纯羊毫毛笔,清代许多书家包括碑派书家尤喜用羊毫,羊毫长度适合制作大笔。梁同书、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书家均擅用羊毫书写。除了羊毫笔外,其他种类也应有尽有,小楷多为紫毫笔,专写大字或特大字用的提笔、揸笔抓笔,所用毛料要长而有弹性有力度,一般采用马毫、猪鬃等,并加入少量羊毫及苘麻。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 1中国呼吁抵制英国拍卖涉嫌被盗文物
- 2法门寺博物馆举办“最美中国人”事迹报告会...
- 3全国文化遗产家底已基本摸清 让群众零门槛...
- 4“盛世乾坤——中国古典诗文及现代名句甲骨...
- 5[新乡]潞王陵牡丹花开,游人如织
- 6石峁遗址发现距今4000年左右大型陶鹰
- 7“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
- 8故宫展出张伯驹捐赠文物 李白存世孤品草书...
- 9“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亮相武...
- 10古瓷明珠话建窑(三)
新闻速递
- “文物认养”要有长效机制
- 景点建围墙被怀疑圈占作他用 官方:系为保护文物
- 路县故城旁发现338座汉至明清墓葬 出土文物300...
- 英国东亚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被盗
- 两件圆明园流散文物由民盟中央启程“回家”
- 肃州发现三座魏晋古墓葬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 阳城三位藏友捐出文物187件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
- 北京绢人艺术展开幕:大栅栏“魅力巧娘”非遗小课堂正...
- 赵登禹学校爱心义卖:学生之文课程作品获好评
- 大栅栏街道“魅力巧娘”非遗小课堂启动仪式暨北京绢人...
- 体验中国非遗之美——美国盖顿学院访问团前往北京赵登...
- 之文教育:引领“非遗”走入课堂,发起“探究式”教育...
- 之文:始于非遗博物馆,开启教育新视野
- 之文课程,用“非遗”激发孩子心中的“天才”
- 小胡同里现乾坤 老字号间尽民俗
- 人大代表褚玉梅走基层 调研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