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潮下的媒体作用:《江苏画刊》在“八五”

  “二刊一报”,作为一个词汇曾指出现在“八五新潮美术”期间的一个媒体现象。二刊是指《江苏画刊》、《美术思潮》,一报是指《美术报》。中国自晚清以来,文化同仁之间的交流通过一种类似笔谈的方式,聚集一起创办报纸和杂志已成一种传统。“八五”期间,新思潮风起云涌,其情形很像晚清及“五四”期间,新思想需要一个说话地方,因此,报刊杂志出版就都处于高潮状态。相比起思想界的出版状况,美术还是显得较为单薄,偌大中国,仅有“二刊一报”实在太少,但对于刚刚开放的中国,这又实在是自然的。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依然未能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非常有趣的是,除了美术报出现在的中国现代艺术的中心北京以外,二刊均是外围城市,《江苏画刊》在南京,《美术思潮》在武汉。

  作为江苏省首府南京,其文化上一直倾向于保守,但是,在1980年代同时,文学界出现《钟山》杂志,美术界出现《江苏画刊》杂志,却又显现出南京在文化倾向上的复杂性。《江苏画刊》的主办单位是江苏美术出版社,其前身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部,《江苏画刊》创刊于1974年,最初只是一本类似工农兵画报的杂志,也有过不定期出版的历史,在1976年开始,它成为了双月刊。1984年改版,变成了月刊,它的命运将和中国美术当代运动联系到一起。

  《江苏画刊》成为美术界焦点的第一个动作是1985年7月号发表了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研究生李小山的《中国画之我见》一文,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是否到了穷途末路”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不仅让年轻的李小山一夜成名,也成为了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牵扯人员最多的一次大论战。这场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中国美术界,使人们有了一次对传统做重新审视的一次机遇。

  李小山一文发表的时候,实际上中国的绘画传统已经被“五四”、“文革”割裂了很久,不好说他针对的那个东西就是真正的传统,但是,不管他针对的是不是真正的传统,但其文引发了对传统的思考却似一锅沸开的水,再也无法盖上锅盖了。

  在后来的美术运动中,《江苏画刊》被客观地推上的峰头浪尖,当时的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索菲和《江苏画刊》主编刘典章,虽然本人并不从事现代艺术活动,但他们具有开放的态度,使得当时在工作的几位编辑都能处于较为主动的状态。南京地区在“八五”时期是现代艺术活动的中心之一,在一系列本地的活动受到关注的同时,《江苏画刊》对全国各地现代艺术活动都密切关注和积极报道,很快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杂志形象——关注当代,关注现实。在媒体缺乏的年代,曾出现过美术院校的学生人手一册、争相阅读《江苏画刊》的情形。《江苏画刊》也在这一时期迅速扩散影响,不断地为中国当代艺术推波助澜,这在当时的中国可以用特立独行来形容它,也可以用先锋来形容它。

  随后的时间,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一波三折的时期。《江苏画刊》从“八五”至1990年代初期,一方面大力介绍国外新艺术,一方面将目光始终聚焦在国内的新艺术发展上,大力推介的先锋艺术家有:谷文达、徐冰、吴山专、耿建翌、丁方、倪海峰、张培力、张晓刚、王广义、周春芽、叶永青、毛旭辉、刘小东、方力钧、刘炜、李山、孙良、喻红、韦蓉、杨志麟、黄峻、沈勤、管策、王劲松、李天元、宋永红、宋永平、赵半狄、林一林、徐坦、曾梵志、魏光庆等等,几乎所有在“八五新潮”前后有过活动的艺术家,都在《江苏画刊》上有所推荐。难能可贵的是,《江苏画刊》除了竭力推动新艺术,还对中国传统绘画在新时期的发展予以很大关注, “新文人画”、在“八五新潮”当中以传统方式介入的新水墨,它的一大批创作群画家如董欣宾、朱新建、王孟奇、陈平、江宏伟、刘二刚等等被重点介绍,还有一批新的水墨实验画家如朱振庚、李津、李孝萱、王彦萍等画家通过《江苏画刊》被介绍给读者,要列举一个完整的名单是很困难的,这些艺术家后来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的媒体不太多,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就更少,从事前卫性质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处境相对困难,在商业上一点机会都没有,媒体的看法对他们的工作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甚至支撑了艺术家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江苏画刊》杂志社的编辑与当代艺术家有着良好的关系,艺术家也将画刊视自己的知音和朋友,那确实是一个较为难忘的年代。

  对当代艺术批评建设是《江苏画刊》另一个重要的工作,中国当代艺术一大批批评家如彭德、皮道坚、栗宪庭、高名潞、李小山、王林、吕澎、鲁虹、王南溟等等,通过《江苏画刊》营造或扩大了自己的声誉,他们也将《江苏画刊》视为一个构建了自己艺术理想的园地。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画刊》发起一场关于“意义”的讨论,大概是近20年来最大的一次艺术理论家和批评介入的理论性探讨。

  《美术思潮》在1987年,《美术报》在1989年因诸多原因相继停刊,昔日的“二刊一报”只剩下《江苏画刊》,因此它益发显示出重要性。它在1980年代主要的作用在于推介先锋艺术,所有发生在中国大地的先锋艺术事件都可以在《江苏画刊》上找到踪迹,而艺术家也将《江苏画刊》推介作品视为一种肯定,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鼓励了艺术家的活动,在一个没有商业的年代,由于有了《江苏画刊》的存在,它成了一个保护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园地,中国当代艺术有今天的勃勃生机,不能不说,与《江苏画刊》一贯以来对现代艺术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江苏画刊》建立的是多面的,完整的艺术媒介活动,所以,它的影响力至今仍得到艺术界重视。

  历史已翻过了一页,现在距“八五”已有二十一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艺术已经摆脱了曾经的困境,成为炙手可热的市场明星,在一定程度上《江苏画刊》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2003年,《江苏画刊》改名为《画刊》,去掉“江苏”,保留“画刊”,这表明了一方面它会承继传统,关注当下,另一方面也表明它意图在新时期寻找新的坐标点,向更宽阔的平台看齐,以期在宽泛的国际艺术环境中寻求到它的新位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