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论资料—— 《艺舟双楫》清·包世臣
2018-04-07 12:23:28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已浏览次
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包世臣著。该书内容包括论述作文、作书两部分,是《安吴四种》之一,对中国近代书坛影响很大。作者论书一反清代书坛对赵孟頫、董其昌的偏爱,对改变清代书法风气具有重要影响。其书法理论的立足与方法,都与前人有所不同。
叙
叙曰:论文之书,始于《典论·论文》,而《文赋》继之。魏文评时流得失,士衡论体裁当否。《文心雕龙》后出,则推本经籍,条畅旨趣,大而全编,小而一字,莫不以意逆志,得作者用心所在。后此则退之、子厚、明允,又自述得力端末,于以诲人谕众者,而明允之尊文为尤甚。南朝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故牧之有“杜诗韩笔”,玉溪有“任昉文笔纵横”之语。然对文则为笔,单言则统于文。近有谓古有文笔之别,无古文之称,而斥称古文者为陋。然汉人以字体而别今古文,至宋既有时文之名,则别称古文,亦何不可乎。古文之名,以北宋而盛,其学至南宋而大衰,以迄于今,别裁杂出,支离无纪,且七百年所已。近人姚姬传选古文辞,条别诸家得失,惲子居自述力学所得,实亦焕乎可采,不谬后来。仆少好诗赋,独学寡闻,蓬转后耳目稍扩,逾五十始自捡葺,间与友人问答,必直吐肝鬲。所居既卑,人事酬应,势所不免,然卒不敢以所学徇人,幸免谄胁之耻。至于兼备众体,古人所难,上下百世,唯有子瞻,而赋仍冗疢,千应之一,无容吠声,倚声传奇,体虽晚出,其能者殆非率尔。偶道所见,或殊燕说。八比为近世正业,前明能者辈出,论说多当。然八主之诮,燕石之陋,亦复时有。仆少小事此,费精神于无补,分别径途,不贻染丝之悲,盖亦庶几。其友生之间,有如魏文所云,此子为不朽者。盖棺定论,一并入录,以听后人裁其当否耳。若夫论书之作,创自后汉崔、蔡之词,虽简略,而形容体势,兼涵并包。南北朝尤重此艺,工文者史入文苑,以工书托体小学,乃入儒林。下迨唐初,状笔势说结字之文益多,唯孙虔礼大畅旨趣,略不留余。原彼心悟,可以仰匹《文赋》,薙其拙冗,则光曜尤有推暨。仆姿劣力孱,独耽斯业,五十年来,终始不厌,前后常谈,或亦有当古人者,故并纪录其词焉。
书艺始于指法,终于行间。
问:先生尝云:“道苏须汰烂漫,由董宜避凋疏。”烂漫、凋疏。章法中事乎?笔法中事乎?汰之。避之。从何处著手?
烂漫、凋疏。见于章法而源于笔法。花到十分烂漫者,菁化内幅,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内凝,而生气外蔽也。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凋疏之态在幅首尤甚。汰之,避之,唯在练笔。笔中实测积成字,累成行,成行,而气皆满,气满则二弊去矣。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之前而不空者。非骨势油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隶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共见矣。
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以《中明坛》题欲。《云峰山五言》验之,为中岳物生无疑,碑称其“才冠秘颖,研图注篆。”不虚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