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瓷牛车
唐
明器
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唐墓出土
高11.6厘米、长8.9厘米
这辆瓷牛车小巧精致,牛头部向上,双腿并立,似乎不愿前行。旁边一御者似乎正在安抚它,车厢内坐着一位年轻女子,关切地注视着外面的情形。车厢前面有挡板,后面有门可供开启。顶棚前后出檐,上施褐色釉。生动地表现了唐代乘牛车出行的情形。
先秦时期,牛车被看作“平地往载之具”,只用来拉笨重的东西。汉代人已经把牛车作为交通工具,有些将军重臣偶尔都有乘坐牛车出门的。《史记·平准书》说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史记·五宗世家》说景帝平七国之乱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也”,都把牛车当作规格较低的车。东汉初年牛车的地位仍无变化,甚至有太守以乘牛车而得咎,到了晋代,人们乘牛车出行才蔚成风气。牛车较慢,行走起来比较平稳,而且车身高大严密,可以障帷设几,任意坐卧。大墓中出行图或出行俑群,都以牛车为主体。牛车在隋朝用的很普遍,唐朝刘子玄也说:“魏晋已降,迄于隋代,朝士又驾牛车”。
牛车形象更多是出现在唐墓壁画中,李震、新城长公主、郑仁泰、阿史那忠、韦君墓中的仪仗图中均出现了牛车图。李震墓的牛车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一位御者驾驭一高轮牛车缓慢前行,御者的形象与陶俑中的昆仑奴特征极为相似。牛车后跟从侍女三人,中间一穿着男装的女侍手举一宽幅红条帐幔。李震墓壁画中的牛车装饰比较复杂,车厢前有木质栏杆,栏杆之上半圆形横额彩画,车厢后吊帘曳地,拱形车篷两檐微翘,车厢旁插四杆。新城长公主、阿史那忠、韦君墓所绘牛车与李震墓壁画相似,御者皆为胡人形象,车后均有侍从跟随。这表明自魏晋以来流行的牛车,在唐初余风仍存。( 撰文:赵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