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窑青瓷真赝鉴别及精品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洪州窑遗址坐落在南昌 洪州 南郊30公里的丰城市境内。纵横20余公里窑址连绵,延烧时间从东汉至晚唐五代历经800余载,这在中国古瓷窑址中是极为罕见的。

 

  洪州窑青瓷之美,虽不如宋汝、官、哥器的雍容富态,定瓷之精雕细刻,以及钧瓷的彩艳华丽,但它那纯朴古拙的造型,酥嫩可人、如玉似翠的釉色,以及那变幻莫测的冰裂纹,总是让人充满遐思,如痴如醉。洪州窑青瓷以青绿釉和黄褐釉两类为主,在装饰手法上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雕塑和镂空等技法,纹饰以莲瓣、牡丹、蔷薇、柏枝、宝相花以及重圈、水波、月华纹常见,其中数量较多的是莲瓣纹。

 

  至于产品类型,更是纷繁多样。除壶、罐、钵、盘、碗、盏、杯、灯插等日用品外,还有一些是研、洗、笔插、瓶、供台等文房用具、陈设品及祭品。然而,历代洪州窑青瓷中占据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生活气息浓郁的随葬冥器,如仓、井、家禽、灶、壶、盏、盒这类器物,形象地展现了自东汉中晚期以来地主庄园经济发展的景象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其艺术性、创造性一直为同时期其他窑场所不及。

 

  目前,随着高古瓷的收藏升温,藏家越来越看好六朝青瓷,尤开始对以青黄温嫩釉汁取胜的洪州窑青瓷喜爱有加。洪州窑青瓷精品,价格已不让越窑。如一件30厘米以上的八系青瓷罐,釉美完整之器,价位已达数万元,一品口径15厘米的青瓷多足砚,过去不过千余元,现在没有万元以上已拿不下,而那些有刻划纹饰的动物造型器,如羊型尊、鸡首壶之类,即便是6位数亦难见其影。由于受金钱利益的驱动,洪州窑仿品也日见增多,有的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如何鉴别洪州窑青瓷真赝,笔者积多年收藏经验,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鉴别。

 

  1、看表釉。洪州窑早期有较薄的青灰釉,亦有紧贴胎骨的油灰以及黄釉、青黄釉、浅红釉,其中应以青黄釉为主,分为两类,一类称“皮黄”,坚薄贴胎,多见于鸡首壶、渣斗等琢器,另一种俗称“厚玻璃质”,釉汁金黄莹澈,聚釉处有玻璃质感,并开有蝉翅般极美的细小纹片,常见于一些瓶罐等日用器皿上。真正精美的洪州窑青瓷精品,以此种青黄色玻璃质地釉占主导。目前洪州窑青瓷仿品大多仿此种玻璃质釉,但色泽偏青绿,且开片不自然,纹理附胎紧,不似真品开片呈鱼鳞状由内往外拱起。赝品给人以贼光和呆板感,手感不温润,绝无真品那种莹汁内蕴的感觉。

 

  2、看胎质。真品胎质有青灰、灰白、灰黄几类,底部处理一般为平切,只作粗略处理,过渡自然,且大多有弧形弦纹。胎质特干燥。肉眼可见胎中颗粒状间隙。有的器物底足亦粘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品由于采用高龄瓷土烧制,胎质湿腻、坚致,给人以一种“硬”的感觉,用手掂之,比真品分量要沉。

 

  3、看工艺。洪州窑器物真品系古匠人手工制作,造型古拙、自然,尤瓶、壶的系、颈部、口沿等部位,处理干脆,随意而不失其整体结构之比例恰当,像羊型器、鸡首壶、博山炉等造型更是意趣天成,形态优美自然。而仿品用机械成型,显得线条僵硬,比例失调,全无古物自然朴实感,与真品一比,稍加观察,真伪立辨。

 

  4、看色气。很多洪州窑真品都

 

  具有一种“极新极旧”的古拙色气,有的甚至就像刚出窑炉一般,给人一种精光内蕴之感。而仿品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这种效果。要么火气贼光外露,要么釉光发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部分仿品采用洪州窑老胎加新釉,粗看颇能迷惑人,但只要细察釉之色气,仿品不类真品宝光内蕴,缺少那种从胎内发出的莹润色气,而是带有火爆气色,让人感觉极不舒服,即可断赝。

 

  下面,介绍笔者洪州窑青瓷藏品中的几件精品,供鉴赏。

 

  唐代洪州窑青瓷七旋纺轮瓶(图1)

 

  瓶高34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4厘米。瓶为三层次,长颈喇叭口,圆形中腹,下部为台阶旋式底座,从底座起算,布七层凸旋纹,造型端庄雄浑,流线优雅,有大唐风范。全瓶内外施青黄釉,釉汁晶莹剔透,如婴儿之肤,滋润可人。釉厚处见极美冰裂纹。经专家鉴定,此瓶系唐代供佛用具。此瓶器型在洪州窑中为首次发现,其独特造型,无论是在洪州窑系还是其他窑系,均未见有披露,故十分珍稀。

 

  洪州窑青瓷兽足砚(图2)

 

  唐。口径14厘米。通体施褐釉。釉质均匀、明澈。砚足为兽足

 

  造型,为唐代辟雍砚典型造型。青釉莲瓣纹盘口壶(图3)

 

  南朝 公元420——公元589年 ,高35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4厘米。洗口,长颈,丰肩,腹向下收敛至底足,平底。口沿外撇,肩置四桥形状。颈部至肩身凸有四道旋纹,周身刻莲瓣纹饰。纹饰精美,富有佛教艺术的装饰特点。通体施青釉,釉色透亮莹润,聚釉处呈美丽的青黄玻璃质。壶胎质灰白坚硬,造型雍荣华贵,做工精致,器型厚重,是六朝窑青瓷中的珍稀器物。洪州窑褐彩带盖瓜楞罐(图4)唐。高15厘米,口径8厘米。罐呈瓜状,盖无钮,刻划数道弦纹。罐肩部饰四绳钮系。器身刻划瓜楞纹。通身施褐彩釉,釉质莹润透澈,虽经千余年,光亮如新。整个器皿造型规整、线条流畅,属唐代洪州窑瓷精品佳作。

 

  青瓷带盖渣斗(图5)

 

  南朝。高14厘米,口径12厘米。施青黄釉,盖钮、器身凸印有宝相花纹饰。在南朝青瓷渣斗同类产品中,为精美雅致之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