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 茶余饭后:说书时代的英雄

  20年前,扬州评话在我的城市,还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这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午后的收音机中,王少堂、王筱堂、王丽堂独步书坛。那时候,小城的十字路口、街角拐弯处,时不时地贴出一张海报,上面字迹未干——“武松打虎,演出单位:扬州曲艺团”。行草飘逸,是那个时代的广告。

  其实,扬州评话的一代祖师柳敬亭,并非扬州人,而是扬州以东五十多公里土生土长的泰州人。柳敬亭,绰号“柳大麻子”,按照今天对艺人的形体、长相审美标准,也许未必合格。

  柳敬亭脸上有麻子,大概是小时候生天花落下的后遗症。明朝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对他的描述:“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可见,柳敬亭说书,在当时的江浙沪一带,还是有许多粉丝的。

  柳麻子是一个英雄。他闯荡江湖,把扬州评话拿捏得游刃有余,把对英雄的崇拜和桀骜不驯,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或者说,扬州评话里的英雄,有点像柳麻子。

  江淮,处于不南不北的居中地理位置。人的性格,既有北方的豪爽,又有南方的婉约。在听书时,书客偏爱《三国》《水浒》《隋唐》《清风闸》这样的版本,“好汉英雄各一方”。

  说书时代,人们在评话中寻找英雄。《武松斗杀西门庆》里有侠,这一点符合江淮爱打抱不平的性格;《清风闸》里活泼、诙谐的皮五,又与当地人性格中的俏皮、无厘头有关。

  柳敬亭的家在泰州城南打鱼湾,一泓碧水,杨柳依依。小时候,我经常到那儿去钓鱼。不知道哪条是来自明朝,哪条是来自清朝的柳家鱼?

  毕竟柳敬亭出道太早,小城人听扬州评话,只能从王派传人那里一饱耳福。到了评话开场的日子,书场外卖瓜子的、卖冰糖葫芦的、卖火烧的、卖水萝卜的、卖串烧的成行,生意特别好,这也是当时小城人一种文化消费之外的附带消费。

  我对扬州评话里的方言,印象深刻。扬州人称老大爷为“老太爷”,改一个“大”字为“太”字,方寸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老年男子的尊重和景仰。有时候,扬州评话中的对白也煞是有趣。有一次,一位评话演员,在演绎傍晚时两个人暮色中的对话:“楼……上……哪……一……个?”余音拖得袅袅。楼上的那位,回答得倒挺干脆,就一个字:“我!”

  扬州话是绵柔的,扬州人的性格也是绵柔的,可扬州评话的演员,在演人物性格时,只用一把折扇,全凭一张嘴,再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夸张得了得。有一位演员,模仿老虎叫,虎声震涧溪,能刮起地上的树叶子;马蹄声由远及近,由近到远,若有如无,细若游丝,临了,书场里安静得能听到一根缝衣针落地的声音。

  一次,我在一茶楼听扬州评话演员说戏。想不到,扬州人学山东话,学得惟妙惟肖。一派江南婉约山水隐去了,一片北方粗狂雄浑的风情迎面而来。这时候,坐在书场里,惟有山高月小。 (江苏泰州日报社 王太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