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博人讲解赛上“讲金华好故事”

  “东阳龙是蜥脚类,盔龙是鸟脚类……”背对幕布上的课件,来自东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的陆迷同学自信满满,她声情并茂、沉稳大气地讲解了“中国东阳龙”的远古故事,娓娓道来的童声打动了现场的评委与观众。

  3月26日,在市博物馆主办的“展现讲解风采,讲好金华故事”全市博物馆讲解技能比赛中,24名讲解员通过脆亮的声音,向大家展现了金华大地上的文博好故事。参赛者借助PPT,在5分钟内讲解一件所在单位收藏的珍贵文化(自然)遗产。《一位女词人的八咏情缘》《永康锡雕》《玉山古茶场》《太平天国侍王府壁画》《金华万佛塔》……光看这些题目,你就知道,这是一场多么难得的八婺文化巡游!难怪台下自发前来的观众都舍不得早退,全程3个多小时的讲解他们都认认真真听完了。现场评委们也收获颇多,“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本次比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了省、市文物局的专家、领导,以及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兄弟博物馆的资深专家坐镇,特别是前段时间刚参加过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让大家直叹这是用国家级的水准检验评判金华的讲解水平呀。

  比赛设置了学生组、志愿者组和成人组三个组,吸引了全市各级博物馆选送的24名选手参赛,除了13名专业选手,还有4名小学生和7名文博志愿者。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我市参加2018“讲浙江故事全省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活动”。

  第一次上台演讲,面对台下这么多文博专家,陆迷却一点也不怯场。她说,自己是去年7月份应聘成为东阳市博物馆的小志愿者,主要负责“百工之路”展区,周末只要有时间,就到博物馆为参观者义务讲解,到现在为止有五六次实践了,收获很大:不仅能为别人服务,自己胆量也大了,喜欢与别人主动交流了。当天,陆迷因表现出色,而获得学生组一等奖。

  来自金华开发区汤溪镇寺平村的讲解员吴柳青,被推荐来参赛,没做PPT就来了,讲的主要是寺平村丰富的建筑文化。吴柳青在村里做讲解13年,基本上没怎么外出培训过,但凭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不断学习,还是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她淳朴本真的表现很好地展现了乡村文化与旅游的特色,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并获得志愿者组三等奖。她觉得这次参赛,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浙江省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蒋琳对专业组参赛者的表现做了点评。蒋琳说,讲解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讲稿,要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内容生动,讲的时候除了用声音,还要配合肢体语言等。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讲解员对文博热爱,对所在馆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专家点评与颁奖完毕,选手们抓住难得的机会,纷纷围着评委们求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