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非遗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探析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有效载体,代表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当前亟需进行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通过纪录片载体,使部分面临消亡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记载,是广电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本文以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为例,探析在移动互联时代非遗纪录片的价值、创作与传播。

  关键词:移动互联时代;非遗纪录片;创作;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2-0010-03

  五千年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和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展示了宜宾深厚的历史文化,包括《苗族花山节》《宜宾面塑》《大坝高装》《四川苗族蜡染》《苗族刺绣》《宜宾小彩龙》《女子踩桥》《李庄草龙》等8个非遗项目,涉及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习俗和民族节庆等非遗项目。

  《宜宾非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生动展示了鲜活的非遗精彩和魅力,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16年荣获第十一届“记录·中国”创优评析社会类三等奖;获2015-2016年度四川广播电视节目奖(纪录片)优秀奖。

  当今,在移动互联时代,摄制非遗纪录片对非遗项目记录、保护与传承有什么价值和意义?非遗纪录片的创作有何特点?怎样传播非遗纪录片使其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此,笔者以8集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为例,对移动互联时代的非遗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作些初浅探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价值

  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非遗面临濒危,如不及时保护抢救,即将消失。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纪录片本身与历史的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传播信息的影像又是历史的档案资料。当今快节奏生活,视觉与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呈现传统文化遗产,还可呈现流动生活。纪录片通过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从而实现民族生存意义和民俗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除了传统的活态传承,还可以借助现代传媒和传播手段开展内涵更丰富,意义更深远的传承。

  纪录片运用高科技手段,以全新的方式记录非遗,立足于各类非遗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充分运用包括同期声、解说、视频、图片、歌曲等,实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并以影像播放方式,再次呈现非遗,与单纯的文字、图片、录音记载相比,纪录片更直观、更形象、更真实,为后人留下宝贵鲜活的资料。通过媒体广泛传播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非遗,使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己的特性,而真善美是非遗纪录片首先要遵循的艺术原则。“真”是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善”是艺术符合当时当地准则的表现,是艺术被发展延续的条件,“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艺术手段修饰产生的结果,给观众带来历史的震撼与艺术的享受。真善美,三者既独立又关联,是相互统一的一体。因此拍摄非遗保护项目,不仅要拍摄真实性,也要展示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为一部成功的非遗纪录片,要充分体现纪录片的内在价值。其中包含策划立意、素材取舍、灯光运用、镜头设计、音乐选取、后期剪辑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很好地传达非遗纪录片所表达的主旨,拓展纪录片深度,丰富其内在价值。

  (一)调研:非遗纪录片创作基础

  纪录片创作不等同于影视剧创作,其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要求创作者对所记录对象要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创作者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深入非遗所在地,与传承人进行充分交流,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能偏离真实、客观的轨道。所以,实地考察是调研的重要阶段,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是非遗纪录片创作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

  非遗纪录片的创作要基于对该项目充分了解,必须对所记录的非遗负责,应尽量保证讲述的真实性,还事物以本来面貌。只有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非遗纪录片才能为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留下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依据。

  1.重视对拍摄项目的认识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保护我国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纪录片创作的基础,首先要对拍摄项目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翻阅书刊、查找网络和访问专业人士的基础上,拍摄前必须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非遗,并与项目传承者进行深度沟通,才能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如在拍摄《宜宾非遗》之前,摄制人员在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多次到非遗所在地宜宾县、翠屏区、筠连、珙县、屏山、兴文县等地进行前期调研,了解相关地域情况、历史渊源、传承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传承谱系。随后深入拜访项目传承人,几经交流,最后拟定采访拍摄提纲。

  2.重视与传承人的沟通与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离不开人的文化,所以对传承人的采访至关重要。拍摄前对传承人进行深入了解非常必要,拍摄者尽可能和传承者成为熟人,消除其对镜头的陌生感和戒备心。拍摄时尽可能自然、接近真实,传承人才能讲出真实故事。

  (二)采访:讲好传承人薪火相传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口传心授,集体创作,世代传承,共同享有的民俗文化,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缩影”。非遗的特点决定了传承与发扬离不开人的因素,并且主要靠人来传播和发扬。许多传承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不畏漫长的孤独和寂寞。因此纪录片要展示他们默默坚守、传承与创新的人文情怀。

  1.表现传承人感人情怀。传承人是非遗的“血液”,只有“血液”常新、活态,非遗才能长久传承。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族群的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传承人发自内心的执着和情感。非遗纪录片,不仅单纯客观记录制作工艺,展现价值,同时还需要借助传承人和相关知情者讲述,丰富纪录片内容,展现非遗所饱含的传承人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情。如《大坝高装》讲述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坝高装》三位传承人的故事。97岁的传承人聂泽高老人是当地公认的大坝高装活泰斗。聂老谈起高装,精神矍铄,滔滔不绝;75岁的钟郁文是大坝高装国家级传承人,与大坝高装有着一生的情缘,叙述大坝高装的价值和典型特点,言简意赅,生动自然;80后李陶是大坝高装新传承人,在高装巡演现场,淡定自如,指挥有序。大坝高装这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文艺活动,正是倾注了这一代代民间艺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演绎、传承和创新,才能在新时代得到弘扬,焕发出新的光彩。

  2.反映传承人真实想法。传承人大都文化不高,随意采访会显得散漫冗长,抓不住重点。采访前,编导将前期调研列出采访提纲,事先与传承人进行沟通。经过传承人思考、组织语言,采访时围绕问题,深入进行解答,有效反映传承人真实想法,故事更流畅连贯。

  3.选择传承人熟悉环境。采访作为一定程度的“介入拍摄”,选择传承人熟悉的生活或工作环境进行采访拍摄更接近纪录片的真实,也更容易使传承人消除戒备心理。如《女子踩桥》传承人陈绍兰在她生活环境中接受采访,谈心得感受,显得接近生活状态,真实自然。

  (三)拍摄:完整体现工艺制作过程

  1.呈现独特制作流程。记录以客观纪实手法,围绕工艺环节,展现技艺独特魅力。非遗纪录片根据不同手工技艺,定制不同拍摄方案,做到在展现技艺的同时展现作品,用直观效果,呈现非遗的独特华美。拍摄传统手工技艺,要注意其连贯性,对特定名称应加以详细记录。如《苗族刺绣》以传承人杨代蓉为故事主线,通过画图、裁剪、刺绣制作流程,突出绣、插、捆、洒、点、挑、串等七种针法手工技艺,展示出苗族刺绣纹样古朴、造型稚拙、色彩斑斓、构图祥和、色彩夸张的独特风格,也展现了苗族刺绣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民俗性。

  2.准确捕捉工艺细节。非遗纪录片拍摄过程,既要遵循人们普遍的视觉习惯,也要利用景深和细节表现被忽视的视觉效果,尤其注重传统工艺细节的呈现。如《宜宾面塑》,87岁的宜宾面塑掌门人李烈光老先生,以面粉为主料,调和各色,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花鸟鱼虫等形象。在拍摄李老先生的《四川茶馆》《三国人物》《百帝图》《京剧脸谱》等享有盛誉的作品时,摄制人员把鲜为人知的技艺细节和制作精髓用细腻的特写镜头呈现出来,同时展现了李老先生精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充满对宜宾面塑手工技艺的赞叹和对李老先生跌宕起伏传奇人生的敬仰。

  3.抓住富有情趣画面。非遗纪录片的对象是正在进行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它的存在、发生和发展始终依照着原有的规律进行。为了捕捉有价值、有内涵的画面,通常需要等待时机。如《四川苗族蜡染》,65岁传承人王力洪与孙女王茜一起蜡绘,王力洪手把手教,孙女依照外婆打好的点线填充花卉图案。然而,连画几朵失败后,孙女有些不耐烦,随手画起了人像。而外婆却完全沉浸在创作中,心移别念的孙女则在画布上尽情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这两组画面对比编辑,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拍摄好写意空镜头。空镜头,是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犹如中国画的留白。当然,空镜头决不是与主题无关的镜头,它可以起到烘托气氛、延伸情感等多种表现功能。如《四川苗族蜡染》,运用“摇”手法,将传承人王力洪与孙女王茜蜡绘画面接入郁郁葱葱的竹林空镜头,营造出抒情意境,意蕴深远,令人回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记录:多机位拍摄立体化呈现

  非遗有多种分类,除了传统民俗、传统手工技艺,还有民间音乐、传统美术等类别,不同类别拍摄有不同的要求。传统民俗类项目一般场面较大,参与群众多,过程较繁琐,时间持续较长,拍摄前必须充分准备,确定机位分工,做好场记,拍摄时时间、地点、人物名称等细致记录。如,《苗族花山节》《大坝高装》属于传统民俗活动,场面大、人员多、时间长、表演稍纵即逝。为了完整记录,编导调动5台机位,从空中到地面,从宏观到细节,从整体到部分,从远景到特写,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加以记录与呈现,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扩展和延伸了人们的视野。又如,多机位拍摄《宜宾小彩龙》,小彩龙队多次重复表演,综合利用全、中、近、特等景别,最大限度确保表演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展现:非遗项目与独特景观有机结合

  非遗作为活态文化,受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的影响,尤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拍摄不能脱离当地的独特地域环境,尤其要拍摄好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女子踩桥》,详细记录了屏山女子踩桥民俗活动的全过程。不仅展示了女子踩桥活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还呈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龙华古镇的历史风貌,穿插了世界最大立佛—八仙山大佛和清代的凉桥、老街等,使非遗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让人感受到女子踩桥这项特殊民俗活动的历史厚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

  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口传心授及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模式,后来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而在当代,影视媒介则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纪录片更是起到了记录、传承和弘扬的作用。

  在移动互联时代,在“去中心化、个性化、互动化、社交化、多元化”的新媒体生态中,除广播电视媒体外,对于非遗纪录片宣传推广还必须重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这两大平台,尤其要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融合互动,以年轻人常用的、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有效提升非遗纪录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纪录片播前:全媒体多方位宣传推广

  好节目只有受众接收才能产生价值,因此前期宣传推广尤为重要。非遗纪录片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预告节目争取潜在受众,除言简意赅的文字介绍外,以视听元素丰富内容。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前,宜宾市文广新局、市博物院、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宜宾台举办宜宾非遗论坛暨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仪式,邀请专家学者对非遗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解读,引发市民对非遗的关注和热情。宜宾各大媒体如《宜宾日报》《宜宾晚报》、宜宾台《宜宾新闻》《酒都播报》栏目及新闻广播、交通广播进行全面报道。此外,宜宾台官方微博微信、市博物院微信、宜宾视频网、宜宾手机报、宜宾新闻网、金江网和自媒体《大宜宾》《美在宜宾》《宜宾零距离》《大话宜宾》等微信公众号对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预告,用微视频向粉丝推送,打通手机屏和电视屏,使其双屏互动。通过全媒体多方位宣传推广,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提升关注《宜宾非遗》纪录片热度。

  (二)纪录片展播:大屏与小屏有机融合

  城市广电媒体平台播放非遗纪录片,可以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8集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于2016年11月11日——18日在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为吸引更多群众,特别是年轻人观看,宜宾台将大屏与小屏有机融合,每晚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前,在《宜宾新闻》、宜宾台官方微博微信上提前预告,构成收视悬念,引起人们收视兴趣。该片在宜宾掀起了一股非遗收视热潮,赢得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2017年6月22日至29日,中国西部旅游频道播出纪录片《宜宾非遗》;同年3月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该纪录片,向海内外观众介绍宜宾非遗,很好地宣传了宜宾。

  (三)纪录片播后:运用社交媒体二次传播

  非遗纪录片具有直观性强、冲击力、感染力大的优点,然而传统电视媒体线性传播稍纵即逝,深度挖掘节目核心内容在社交媒体进行二次传播,满足年轻人碎片化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容易让年轻人理解和接受。如《宜宾非遗》除了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城市资讯频道滚动重播外,还制成微视频,通过宜宾台官方微博微信、无线宜宾APP、微信朋友圈、QQ分享及社会自媒体等新媒体推送,发散到全省乃至全国,形成裂变式传播,引起强烈反响。

  四、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积淀之所在,是国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源泉。非遗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实物场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非遗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非遗生存和传播的有效手段,符合非遗影像化保护和传播要求,对于大众具有形象、科学、可信度高的优势。非遗纪录片不仅是“记录一种行将消亡的文化”,而是更加关注它的“活态”保护。当下,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以实现非遗纪录片更好的传播效果,让观众对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经济社会背景下非遗的生存危机有所觉醒,从而唤起民众的保护自觉。

  参考文献:

  [1] 魏君。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魅力中国,2016(2)。

  [2] 薛玉堂,陈爱芬,任心怡。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J].科技资讯,2015(30)。

  [3] 鲍梦雅,张昊,欧阳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15(5)。

  [4] 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2013(6)。

  [5] 王国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影像记录[J].剑南文学,2012(8)。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