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观察市场:处于“爆发期前奏”

  正在香港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多位参展商、艺术家、策展人等向中新社记者分享了他们对中国艺术市场的看法。有内地参展商认为,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爆发期的前奏。

  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发布的最新一份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艺术市场按年增长12%至约637亿美元,其中美国维持最大市场地位,中国略微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来自上海、创立于2008年的狮语画廊将艺术家谭平的场域绘画作品带到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这件长约9米的创作曾经在苏黎世参展,艺术家其后在画廊环境有感,现场创作了衍生部分,正好迎合主题“缝合与再生”。

  狮语画廊2015年已在香港另设画廊,目前来自内地、香港和海外的客户大致各占三分之一。该画廊经理席宇感觉,在香港的客户对画作的关注更多,内地客户较关注新媒体、艺术装置等新媒介的作品,不过两地藏家的偏好正趋于相同。她认为内地藏家的视野越来越国际化,也越来越多地从内心出发去欣赏艺术家的创作,而非仅追逐市场关注度高的创作。

  多年参与内地和香港艺术展感受到的积极氛围,让席宇相信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爆发期的前奏:互联网发展和国际各类艺术展的举办,让内地艺术从业者有更多机会与国外同行沟通交流。内地和香港的艺术展吸引的艺廊更加优秀、参观者人数众多。内地艺术家和画廊合作日趋规范,藏家寻求艺术品的渠道也日益规范,艺术家和藏家都在进步、形成良性互动。

  她形容,作为艺术生态系统的其中一员,自己能够感受到行业正被“点燃着”。

  多媒体艺术家兼制片人李振华连续多年担任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展区策展人。据他多年观察,来香港参展的内地画廊数量越来越多,包括一些新画廊也加入进来。香港与内地相邻,因此香港巴塞尔本身有一定的区域性倾斜,令内地机构更容易参与,而国外同业有时看到内地新画廊也会觉得有惊喜。因为巴塞尔不仅是发展买卖关系的平台,也是世界各地艺廊之间互通有无的场所。

  中国内地艺术家、四君子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主席陈玉树表示,若要在巴塞尔艺术展选购作品,首先会考虑工艺的精细度,会更多地从设计层面去考量,然后是艺术品能否带来心灵震撼及其表达的思想内涵。

  通过购买艺术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对于中国艺术从业者来说,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及文化融入当代艺术,形成突破之力,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开幕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巴塞尔艺术展全球总监马克·施皮格勒(Marc Spiegler)谈到中国艺术市场时表示,亚洲市场已经占到全球23%的销售额,当中21%来自中国,香港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约九成的中国内地艺术进口都是经由香港进入。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画廊考虑更正视内地市场,因为目前看不到任何增长放缓的迹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