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传承人赴美开讲 非遗课堂掀起汉绣style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子怡在美国上汉绣课 本人供图

 

  28日,江汉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项目传承人王子怡,在指导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时,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中美“文化寻力——中国春节集会”美国行期间的精彩的“汉绣style”。

 

  王子怡从小受父辈熏陶,开始接触刺绣,苏绣、湘绣等传统刺绣,技法无一不通。上世纪90年代末,她开始专攻汉绣,在技法、材料、配色上大胆创新,并致力于汉绣文化传承。

 

  如今,每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王子怡都会拉开绷子、铺好绣布、穿针引线……她说:“最近我正在筹备自己的‘绣娘班’,但再忙每天还是要摸一摸针线。”

 

  传统刺绣“惊艳”美国课堂

 

  2月7日至27日,经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推荐,王子怡参加了中美“文化寻力——中国春节集会”美国行活动。20天里,“汉绣之旅”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到弗吉尼亚州,进入13所中学课堂、1家博物馆、1家贸易中心,与国际友人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汉绣展出第一天,王子怡就上了6节课,每堂课长达六七十分钟,700多名学生将教室挤得满满当当。

 

  课堂上,王子怡以长江流域“凤文化”为主题,穿插生动的荆楚小故事,通过“讲、看、展、绣”和“有奖抢答”环节,让学生们兴致盎然。下课后,学生们还久久不愿离去,并争相与她合影。

 

  一位美国中学老师是位纤维艺术家,连续听了两堂课后,她专程找到王子怡交流。她说自己曾到过中国,领略过苏绣的美,这次汉绣的金丝华丽和超越自然的浪漫,让她感到惊艳。为了表达对汉绣的热爱,她用家中祖传的纽扣制成了胸花,送给王子怡。

 

  高校授课


  让传统技艺“联姻”现代设计

 

  让汉绣走进课堂一直是王子怡的梦想,为此,她走进清华大学非遗传承人研修班进修了一个半月。在故宫博物院“典藏馆”内,她如饥似渴地吸收传统文化“养分”。

 

  2014年、2016年,她先后将课程开进江汉大学和武汉大学。4年时间里,她的高校“弟子”已近千人。

 

  2016年底,王子怡与武大城市设计学院设计系主任黄敏博士合作,成立了“跨界”设计团队。利用传承人的专业技法、老师的文化底蕴和学生的设计创意“优势互补”。2017年,团队耗时近3个月,数易其稿,以编钟等楚元素和武汉关、黄鹤楼、武汉大学、古琴台等武汉地标建筑为主题,设计了4幅作品,目前正在加紧刺绣制作中。

 

  如今,江汉区文化局正在汇聚各方汉绣人才,筹备打造“中国汉绣圈”,重新恢复“绣花街”的繁荣景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