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釉褐斑“何”字贴花瓷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

 

  盛器

 

  高23.9厘米、口径10.5厘米

 

  此壶盘口,短颈,腹直而深,平底。多棱形短流,后有弓形鋬,肩部两侧有系。流下有贴模印花母子狮纹,系下是贴模印花椰枣纹。3块贴花中皆有“何”字,并有大块褐斑。

 

  此壶出土时间、地点不详,但对照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长沙窑窑址进行发掘所出土的壶形器,它应该属于A型Ⅰ式。该型式计有39件,分别出土于蓝岸嘴、蓝家坡、谭家山、枫树嘴、都司坡、王家坪等。

 

  长沙窑的装饰分釉下彩绘、印模贴花和雕塑三种。印模贴花是先将雕出的纹样做成印模,然后用泥片在印模上印出,趁半湿未干之际将其粘贴在壶、罐等器物的外壁,并在粘片处加饰酱褐色块状釉装饰。常见的图形有桫椤树及其变形图案、鸟纹、人物图形等。此壶的植物纹饰果实似葡萄,叶片状如椰树叶,以前有称“葡萄纹”,以改做“椰枣纹”为妥。椰枣,槟榔羽状复叶,棕榈科,多产于撒哈拉沙漠及阿拉伯半岛沙漠中,果实似枣或槟榔。椰枣纹和狮子纹都是西方流行的纹样,这种装饰也恰恰说明了长沙窑是唐代中晚期著名的外销瓷窑。3块贴花中的“何”字,应该是生产者的姓氏,因为还出土有釉下褐斑“张”字对鸟贴花瓷壶。值得注意的是,中亚昭武九姓国的何国人入中国后亦以何为姓,如隋代发明碧玻璃的何稠一家。因此,长沙窑瓷器的许多充满异域风情的装饰图案可能就是这样一些域外工匠创作的。( 撰文:梁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