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日本的中国艺术精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千年中国文明,古往今来积累了数也数不清的美术作品,除了国内大大小小博物馆收藏以外,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也收藏有大量的中国美术品,其中有不少还是国内难以见到的精品。

 

  日本所藏的中国美术品相当一部分是古代流入日本的。很多还被列为“国宝”和“重要文化财”(按日本的政策,全国文物经过评定,最高级为“国宝”,其次为“重要文化财”,相当于我国的“一级文物”、“二级文物”),日本的国立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一些寺院的有关中国美术收藏品,大多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中国美术品,是近代以来日本人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这一类收藏往往由于来路不清楚,精粗混杂,有时真假难辨。

 

  到底日本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有多少,目前无法统计。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布的“国宝”名单中,中国文物就有103项,包括书法43件、绘画25件、雕刻等工艺品22件、宋元版书籍13件,占日本全国国宝的10%%以上。仅次于国宝级的“重要文化财”名单中,中国文物也有100件以上。此外,还有大量的未列入“国宝”和“重要文化财”的中国文物不计其数,其价值往往还未被认识到。

 

  中国古代艺术品对日本的书法绘画及工艺美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不用说日本的书法,日本的水墨画出自中国的传统,还包括建筑、雕刻艺术以及陶瓷、纺织、刺绣等工艺都是在中国艺术的熏陶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如前所述,日本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有不少都列入了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项目。至今,中国的艺术品在日本深受喜爱,几乎每年都可以看到日本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举办中国艺术展览,最近还有更大规模的“中国国宝展”时常在日本展出。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这些古代艺术品往往是中国国内收藏所没有的,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美术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选其精品作简要介绍。桃鸠图(图1)文物级别:国宝时代:北宋1107年作者:赵佶收藏:个人收藏质地尺寸:绢本着色,28.5X27厘米

 

  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十分无能,但却十分喜欢书法绘画。据说他十五六岁时就以画而出名了。他做皇帝期间,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用科举的办法选拔画家,使北宋画院得到了很大发展,集中了很多著名的画家,他还主持编纂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徽宗的画最初学吴元瑜。吴元瑜并非职业画家,也许正因为如此,没有什么束缚,对徽宗改革画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这幅画来看,描法纤细,傅染鲜润,与徐熙 五代画家 的水墨画要素和徐崇嗣的色彩为中心的没骨法花鸟比较接近。总的看来,色彩的表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细部的轮廓线仍然非常明确。

 

  本图有“大观丁亥御笔天”的题记,丁亥年是1107年,这一年徽宗26岁,是画家早期的作品。

 

  这幅画的构图通过斜向的树枝形成对角线构图,上部的空白则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感来。对角线构图,画面空白的增加,这些都与北宋流行的山水构图不同,而是始于两宋之际,流行于南宋的新的构图法。这一点使这幅画在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夏、秋、冬景山水图文物级别:国宝时代:南宋作者: 传 马远收藏: 夏景 山梨县久远寺藏, 秋景、冬景 京都金地院藏质地尺寸:绢本着色127×54.5厘米

 

  这是绘画史上非常有名的一组山水画,最初可能是四幅成组的“四季山水图”,现仅存三幅。传说是马远所绘,但没有确凿的依据。

 

  《夏景山水图》表现山中风云骤起、暴雨欲来的情景(图2),一高士站在小溪边,山上的松树被风刮得向下弯曲,画面上部则表现一种天昏地暗的情景,十分惊心动魄。中国山水画较多地表现为静态,以一种恬静的风景表现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怀。因此,古代绘画中表现“动”的画面十分少见,而本图则通过松树的弯曲、风雨的晦明,以及人物衣衫及头发的飘举,细腻地勾画出看不见的风的感觉,使全画面充满了动感。

 

  《秋景山水图》表现的是风和日丽的情景(图3),一高士卧于古树下,远处白云悠悠,并有仙鹤起舞。画面大半是留白,更体现出一种闲适的情怀。

 

  《冬景山水图》表现冬天的山中(图4),薄雪覆盖在竹子上,同一高士策杖徐行,山中有瀑布流下。画面明净简练,从静静的山中仿佛可以听到清晰的流水声。

 

  这一组图的共同特点在于,画家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动态的景致,以及音声效果。如夏景山水中,使人感到似乎树枝在动,风在狂吼,还有流水的淙淙声。秋景相对来说较为安静,但在这静止的状态中,我们仿佛跟画面中的主人公一样,听到空中仙鹤的长鸣,那种幽远而清新的声音。冬景,看来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有泉水自岩石间涌出,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在泉水上部的树枝上,有一只猴子在嬉戏。静中有动,反映了画家高超的笔法。同时,白云野鹤,山间溪流,以及高士形象等又使画面充满了诗意。这就是五代北宋以来文人画家们十分强调的山水画的境界。

 

  在构图上,一个共同特点是这一组画都采用了对角线构图,特别是秋景山水图,在上部留出大量的空间,这样的构图方法就是南宋夏圭、马远一派山水画家最喜欢用的方法。五代至北宋以来,山水画多以全景式构图,特别是范宽、郭熙等画家的作品喜欢作立轴,山势雄浑、厚重,表现高远的意境,南宋以后,那样的画风很少出现了,表现江南小景的,画面轻快的作品较受欢迎,于是,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画家们,多描绘山石小景,在构图上摒弃了全景式的大画面构图,常常把景物画在画面的一侧或一个边角,留出大量的空间,因而被戏称为“马一角”、“夏半边”。可以说马、夏开创了在画面中大量留白以表现意境的中国画风格,这在当时影响很大。看起来,这几幅画即使不是马远的真迹,也是当时学马远画风水平较高的作品。

 

  秋景山水图中,有“仲明玩”、“卢氏家藏”、“天山”三个印。前二者是中国人的印,后者是日本著明收藏家利足义满的藏印,说明这幅画曾经在镰仓时代由足利将军家收藏,后来又传到了金地院。无准师范像(图5)文物级别:国宝时代:南宋1238年作者:佚名收藏:京都东福寺质地尺寸:绢本着色125×55.2厘米

 

  无准是中国南宋禅僧,四川人,早年随高僧道钦出家,先在成都,后到了杭州灵隐寺,又游历嵩山等地,最后在径山修持。于淳佑九年 1249年 圆寂于径山。无准禅师有很高的学问,宋理宗曾请他说法,并赐号“佛鉴禅师”。一些日本僧人曾随无准禅师学佛,这些日本僧人回国后,对日本的佛教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可以说无准对日本的佛教具有重要影响。

 

  这幅画作者不详,画上有无准自己的题赞,赞中可知是送给日本高僧圆尔弁圆的。弁圆后来成为日本京都东福寺的“开山圣一国师”,这幅画就是弁圆从中国带回而在东福寺一直保存至今。

 

  这是一幅十分写实的人物肖像画,禅师盘腿端坐于椅子上,手持警策。穿着宽松的袈裟,表情温和,双目炯炯有神。描绘衣纹的线条挺拔有力,转折处简练干脆,对人物面部的表情刻画细致入微,特别是双目的表现,出神入化。手的描绘也体现出一种力量感。画面色和谐,过渡自然,表现出中国十三世纪人物肖像画的高度成就。红白芙蓉图文物级别:国宝时代:南宋1197年作者:李迪收藏:东京国立博物馆质地尺寸:绢本着色,红,25.5×25.9厘米;白,26.5×25.7厘米

 

  这两幅画,一幅为红芙蓉(图6),一幅为白芙蓉(图7)。两幅都在画面的左上部题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画家李迪的作品。丁巳年为1197年,根据夏文彦的《图绘宝鉴》,李迪于宣和年间在画院奉职,但从现存的李迪的作品来看,恐怕其时代要晚得多,如果把李迪进画院的时间以20岁算起,那么画这幅画时就快近百岁了,所以研究者们认为《图绘宝鉴》记载有误,李迪应是南宋初期的画家。

 

  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画面色彩较厚,晕染采用出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征。细腻而透明的色彩,体现出富丽、鲜润的特点。线描的技法也细致入微,叶脉上那种毛茸茸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线描具有五代黄筌一派画风的精神。两图相比,红芙蓉对花的整体把握及构图都更好一些。李白吟行图(图8)时代:南宋作者:梁楷收藏:东京国立博物馆质地尺寸:纸本墨绘,纵80.9厘米,横30.3厘米

 

  这是中国美术史上广为人知的一幅名作,画中李白胡须微微上翘,显示出笑傲风云的神情,宽松的衣服,有如微风吹动之感,表现出潇洒行走之态。画家仅寥寥数笔就刻画出一个浪漫飘逸的“诗仙”形象,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写意画的典范之作。

 

  画家梁楷是南宋画院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因为不满意画院的束缚,竟将御赐的金带挂于院内,离职而去。喜好饮酒,浪漫不羁,被人称为“梁疯子”。正所谓画如其人,梁楷的画也处处体现出画家这种洒脱放纵的精神。

 

  画面的右上方有一方印是元朝八思巴文的印,具体为谁的印已不清楚,但可以知道这幅画在元代曾被少数民族人士所收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