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青花“文魁星斗图”纹碗
我国古代陶瓷上使用人物纹很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四坝文化遗址中就有人形彩陶器出现。人物纹真正成熟是在元代,因受当时戏曲兴盛的影响,历史人物题材的人物故事纹大量出现于瓷器的主题纹饰上,明、清两代更是如此。
人物故事纹饰题材广泛,较为常见的有:天官赐福图、青云直上图、状元折桂图、东坡夜游图、学士作揖图、山林逸士图和文魁星斗图等。
笔者早年收藏有一对青花碗,碗上所绘非人非鬼,竟不知为何种纹饰 如何称呼 有什么出处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书籍,终于找到了佐证:一是穆青、汤伟建著《明代民窑青花》一书第176页载其“文魁星斗图”碗底残片图录,并署有“大明隆庆年制”款识;二是朱裕平著《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一书第177页载“明代中后期的人物纹”,指出晚明的纹饰题材中有“文魁星斗图”;三是2004年9月29日《收藏快报》第五版载邢舒良、李建英撰“魁星点斗图”文,所见瓷片纹饰略有差异,但应同属“文魁星斗图”之列,并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 系嘉靖仿成化 ”的款识。综上所述,该青花碗的生产烧制时间应为明嘉靖至隆庆年间 公元1522 1572年 ,其所描绘的纹饰图案应为“文魁星斗图”。
这只晚明“文魁星斗图”青花碗(见图),高5.6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4.8厘米,侈口,深弧腹,圈足,白色胎,胎质细薄坚致,青灰色釉,但可见青花纹饰中的不同色阶,有浓、淡几个层次,所用应为晚明时的“浙料”。从绘画手法上看,采用“单线平涂法”,可见青料平涂超过轮廓线,这正是晚明时期青花描绘纹饰的一个重要特点。圈足内满釉无文字款,绘有青花双圈款,应为民窑之物或“官古器”。碗的外壁绘四个形似小鬼的文魁,手持毛笔分别书写《诗经》、《书经》、《礼记》、《春秋》,其一脚踏在波涛汹涌的海兽上,另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大弯钩,左右分别绘有三星和一斗。碗内底心绘一个如上述文魁,头顶《易经》。“五经”为儒家五部经典著作,系明代科举录取考生的教材,每经之首称为魁,魁首即为第一,夺取第一名称“夺魁”。古时南京的魁星亭挂有“文魁星斗图”,进京赶考的学子们都要到此焚香参拜文魁星,以图考场夺魁,至今仍游人如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