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禾子”青铜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战国 齐

 

  量器

 

  传1857年山东省胶县灵山卫出土

 

  高38.5厘米、口径22.3厘米、腹径31.8厘米,实测容积20460毫升

 

  该釜腹部有刻铭9行,记载子禾子颁布容量标准,大意是:子禾子命人告知陈得:左关釜的容量以仓廪之釜为标准,关和以廪升为标准。如关人舞弊,应予制止。如制止不住,视情节轻重施以刑罚。子和子是战国初年齐国国君田和做大夫时的称呼。田和在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被列为诸侯,此器是田和未立诸侯时所作,其年代当在公元前404——前385年之间、此釜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齐国量器之一,反映出战国初年齐国已经具备了严格的量制管理制度。

 

  这件青铜釜平底侈口,腹部有双耳,是战国早期齐国的一件量器,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左关”青铜、“陈纯”青铜釜共称为“陈氏三量”。该青铜釜腹部有铭文9行,记录了其容量大小的参照标准。子禾子指的是战国初年齐国大夫田和,他后来取代齐康公成为了齐国的君主。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用量器的大小和单位不同,就齐国而言,量制也是在逐步变化中。齐国旧量有豆、区、釜三种,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春秋末期,田氏将家量改为五进制,即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并用大于公量的陈氏家量出贷粮食,用公量收,广得民心,由此壮大了田氏一族的势力,为以后获取齐王位奠定了基础。(撰文:杨桂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