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婺州铁店窑龙虎瓶堆塑艺术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婺州窑位于今浙江西南部的金华、衢州一带。唐代这一地区属婺州,故名。这一地区烧瓷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烧制出原始瓷,东汉中晚期又成功烧出了瓷器。婺州窑在唐代创烧乳浊釉瓷,并延续到宋、元,一直盛烧不衰,并形成了一个独特完整的婺州窑系,所产瓷器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彩绘瓷。婺州窑历史悠久,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婺州生产的青瓷碗列为第三。我国当代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史》中指出,婺州窑在唐代以前其地位仅次于越窑,是我国南北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宋元时期,婺州窑瓷器曾大量出口到国外。1977年韩国新安海域水下打捞出的中国元代沉船中,有一百多件是金华铁店窑产的乳浊釉瓷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三足盘样式同在韩国新安海域出水的基本一样,专家认为可能也是金华婺州铁店窑的产品。由此可见,金华铁店窑除了生产民用瓷、外销瓷,而且还曾烧制过宫廷用瓷。金华婺州为笔者之生养、工作之地,得天时地利之便,注意收集研究婺州窑瓷器有年,收藏到各式碗、盘口壶、罐及堆塑龙虎瓶等数十件藏品,今将其中最具婺州窑地方特色、艺术风格的婺州窑瓷器堆塑艺术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所谓堆塑就是指制陶艺人在制作陶瓷坯胎时以手捏或模制的立体人物、飞禽走兽、楼台亭阁等物饰有规律、艺术地粘贴在器物坯体之上,然后直接或施釉入窑烧制。这一陶瓷的装饰艺术在我国众多窑口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婺州窑就是其中将陶瓷堆塑艺术在应用之中不断创新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地方特色,并且达到了相当高度的美学境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如照片所示,这是笔者收藏的一对宋婺州铁店窑所烧制的月白色釉堆塑龙虎盖瓶(图1)。其高为25厘米,足径6.5厘米,口径6厘米,瓶颈长5.5厘米,丰肩、斜直瓶腹,最大腹径为10厘米,平底近底足无釉,露出浅紫灰色粗糙坚硬的胎骨。盖、瓶均施以月白色乳浊釉,有少许光泽。盖高5.5厘米,底径9.5厘米,其上分别以手捏堆塑的工艺盘塑一龙一虎。龙、虎造型颇具特色,均以手捏滚圆长条形的泥条,随龙之形就虎之势盘塑粘贴,呈龙盘虎卧之态。龙身堆角为饰,虎身刻横为斑,龙眼虎睛则以圆珠泥饼堆贴,龙仪、虎威天趣自成,不留任何造作之痕迹。这一对月白釉龙虎盖瓶之龙虎造型既具有龙虎的生动具象特征,又具有高度抽象的艺术概括特征,是严谨的写实与浪漫的夸张两种艺术的创造手法,在制作这件龙虎盖瓶的陶工手下得到了完美结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美学境界,不得不令人惊叹其堆塑艺术的鬼斧神工、旷世绝响。每每于夜深人静之时,沏一杯香茗,燃一炷清香,静心屏气观赏这一对神奇的古瓶,似乎可以听到低沉的龙吟、雄壮的虎啸之声犹如荒古的天籁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在我的耳际回响。婺州窑瓷器的堆塑工艺早在东汉及三国时期就已相当成熟,当时婺州窑的窑工就能运用捏塑、刻划、镂空等技艺在谷仓、魂瓶等器物之上堆塑出房子、人物、动物,不仅造型逼真、形象生动,而且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宋朝是婺州窑堆塑艺术高度发展的阶段,这时婺州窑堆塑瓷器的代表作品还有:乳浊釉堆塑龙纹梅瓶及乳浊釉堆塑龙纹佛像盖瓶。乳浊釉的龙纹梅瓶的纹饰造型分别以一雌一雄双龙在两个梅瓶的腹中部盘绕(图2),龙头龙须等高悬空中,龙眼、龙爪精雕细刻,十分传神,同样也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和观赏价值。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龙这一封建社会帝王真命天子地位象征的神物,在婺州窑的产品中具有世俗化的发展趋势——神龙也分雌雄。在笔者所接触到的这类出土文物中,雌雄双龙的形态完全不同,雄的较为高大,龙头高仰,有龙角和龙爪,尖爪垂直深入瓶之胎骨,显得雄壮阳刚威武有力;雌龙造型则较小,龙头平伸,没有龙角和龙爪,显得平和温顺、妩媚阴柔。同时在梅瓶龙纹堆塑的空余之处,往往还有神鹿、仙鹤、游鱼、福寿等纹饰,瓶顶则以佛像人物堆塑为盖。这一切不仅体现了古代婺州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真实记录了宋朝佛教盛行的这一社会历史事实,今天已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历史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