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仿青铜酒器白陶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白陶生产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经商代早、中期发展到商后期,烧制的白陶工艺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印纹硬陶的大量烧制和使用,又出现了原始瓷,白陶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而显著地减少。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陶是距今约7000多年前,浙江桐乡罗家角马浜文化早期遗址出土的白陶片,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商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中都出土了白陶器。据有关考古发掘证实,白陶出土物很少,与灰陶相比约万分之一。足见其之珍贵。

 

  这件白陶壶高26厘米(见图),口径11.5厘米,底径13厘米,腹部最大直径20厘米。浅盘平口、短颈、溜肩、鼓腹,下腹敛收,底内空,高圈足稍向外撇。口沿边有二道细弦纹,颈部刻划四道旋纹和二道重三角纹,肩上贴印对称兽 虎 首衔环和双耳套环,底足上端有二个对称的穿孔。陶胎质呈白色,质地细腻坚硬,胎体手感稍轻,烧成温度较高,敲击时有铿锵金属声。这种硬陶一直到商周秦汉时期,在南方仍有生产,但汉代白胎硬陶却十分稀少。

 

  此白陶壶因仿青铜礼器制作,酷似青铜礼器。在奴隶社会,青铜礼器是代表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统治阶级中的贵族崇尚用礼器作陪葬品。从战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在西汉前期,人们在丧葬中受周“礼”的影响还很深。由于青铜名贵难得,人们逐渐用陶来仿青铜礼器制作器型作陪葬。西汉中期以后,人们的丧葬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摒弃了“礼”的观念,随葬陶器不再仿青铜礼器,而改用日用陶器和明器。

 

  此西汉仿青铜礼器制作的白陶壶,造型规整,气势宏伟,庄重而华丽。兽 虎 首刻印精美,形象栩栩如生,双耳环灵活生动传神,三角纹刻划整齐协调,使白陶壶装饰与青铜艺术交相辉映,表现了西汉文化具有威严雄魄狰狞美的风韵,显示了西汉陶器制作精湛的工艺,凝聚着古代匠师们高超的技艺和智慧,赋予了白陶壶以神韵。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