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神奇的摔神风俗
正如全国大多数地方,潮汕也有崇敬神明的风俗—“营老爷”。每年正月初四到二月上旬,潮汕几乎天天要“闹热”,也可以说天天有社日,天天都有乡村闹游神。有人作过统计,光正月十六那一天,潮安、澄海、饶平三县,就有360个乡村选在这一天“营老爷”(潮汕称游神叫营老爷)。难怪有人把正月称之为“时间最长的潮汕农民的狂欢节”!
“营老爷”一般是把神像请上轿,文绉绉抬着它游全乡,以示对神明的恭敬。此习俗全国好多地方都有,不足为奇。潮汕人也同样敬畏神明,只是有些乡村敬神的方式很特别,他们是先虐而后敬—先对神明“施暴”,给神明种种下马威,让它狼狈不堪,然后再对他恭敬。当地文化人称这种游神方式为“轿子上的摔跤”,你越是把平时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弄得面目全非,狼狈不堪,说明你越有本事,也越能征兆你明年财运亨通,全家安康。
“摔跤”的“舞台”是特制的“老爷轿”(潮汕称神为“老爷”),它像船又像轿,兼具船和轿的功能,其下安有可以抬的轿杠。“老爷”坐在中间,八名护卫两旁站立,前面1人,左右各二人,功夫最了得在神后负责把“舵”。能被推选神灵护卫的都是乡里身强力壮的渔民,他们不仅光赤上身,还涂抹得溜溜滑滑。时辰一到,在鞭炮轰鸣声中八位壮汉抬着神像冲出庙门,神轿如行于水中,冲破人浪前进。
此时,守候已久的各位好手跃然而起,有的凭蛮力进攻,有的用智慧偷袭—人和神的摔跤与角力就此开始。整个游神过程,只要你有足够力气,任何人都可以跳上神轿,对神施行种种“暴力”—或捋神须,或扯神袍,或与神摔跤角力,直至把神掀翻下地,或把神拖到海边泥滩里把它弄得全身是泥……说老爷坐在神轿上倒不如说老爷坐于小舟上,颠簸于汪洋大海之中,因为在它的四周,全是人的海洋。那位把舵的总指挥时不时把舵晃荡一下,凭蛮力者刚爬上轿又被荡下去,用智慧偷袭者虽已爬上轿却又必须开始和神的保镖“过招”。身板油光溜滑的神保镖多少占了便宜,舞神者有劲没处使,又被摔下去了。不过,到底摔神者人多势众,一拨失败了,又一拨再上。诸神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寡不敌众,只一眨眼功夫,已有一尊神被从轿上掀翻落地,美须公便成了光下巴。
经过几个时辰的角力,五尊平时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像都被拖到池塘边,胜利者先让他们水中跳芭蕾,浸够了泡够了又再抱上来,轮流把偶像们在烂泥滩里拖呀翻呀滚呀,不让神灵们原形毕露,金身脱落,全身粘泥巴不罢手。连平日最受讨海人崇敬的天后妈祖也未能幸免。当地还有个说法,说要是谁能最后把妈祖也摔下轿了,他明年一定大发!
不要以为潮汕盐灶乡人拖神摔神是不敬神明,恰恰相反,与神共舞,和神对话,正是最原始的信仰崇拜。哪个讨海人不是对神明怀有十二分的敬畏?他们这种沿袭了几百年的信仰习俗,可以解读为是对神崇拜到了极致的表现。 与神共舞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只见时辰一到,村民们都不约而同把家中所有鞭炮点响。这时,全村山动地摇,鞭炮声震耳欲聋,到处硝烟弥漫。在鞭炮声渐稀渐稀之际,神的“护卫”做了个手势,大喝一声:“恭送圣驾回宫!”这一声吆喝有无上的权威,众舞神者令行禁止。刚才还闹哄哄的人群,刹那间悄然无声,于是舞神者就恭恭敬敬地把“老爷”请进轿中,再恭恭敬敬地把神抬回宫庙。第二天,就由“乡里老大”选时择吉日,请来有名工匠,给“老爷”再塑金身,重新穿袍戴帽安胡须,让“老爷”再次容光焕发,威严如旧。又再择吉开“光”,将“老爷”请上神龛。请上神龛的“老爷”已是神圣不可冒犯。讨海的汉子,每有大的汛期,都要备办丰厚“福牲”,在“老爷”神前祷告,祈求“老爷”保佑,然后才心无挂碍地扬帆出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