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良渚文化陶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陶器,因就地取材,制作方便,所以一直是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最为盛行的生活用器。早期的陶器胎壁较厚,呈现出原始古朴的风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于实用和美观的需要,先民们又往往在其表面拍印、戳印或刻划装饰花纹图案,使制作的陶器日臻精巧美观。据研究发现,良渚文化的陶器制作已作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存在。当时的制陶匠师在继承崧泽文化技艺、轮制陶器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发明了快轮制陶技术,不仅提高了工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而且在工艺方面也日益精致规整,创造出一系列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陶器,制陶业达到了繁荣时期。

 

  考古调查证实,良渚文化陶器的胎质主要为泥质灰陶、黑衣磨光陶和褐红色的夹砂陶等。夹砂陶多属炊器之类,最具特征的要数泥质灰陶和黑衣磨光陶。其品种、造型和装饰都十分丰富。大凡早期的陶器胎质以泥质灰陶和夹细砂的灰黑陶为主,晚期的则以黑衣磨光陶最为盛行。所谓黑衣磨光陶,胎多呈深或浅灰色,除个别掺入细砂粒外,胎质都较纯净细腻,所用陶土可能经过淘洗。其器壁薄而规整,显以快轮制作。其表大多披一层黑色陶衣,此种陶衣是用淘洗过的陶土调成泥浆,施加在陶器的表面再经烟熏,以掩盖稍为粗糙的胎壁,或增加陶器外表色泽。在陶器将干未干之时,用鹅卵石等工具多次进行打磨,直至器表十分光亮,呈现出漆黑色光泽。最为典型的即是嘉兴雀幕桥遗址出土的良渚黑陶代表——“雀幕桥黑陶”,以其风格独特、造型不凡,载入中国古陶瓷史册,考古界素以“良渚黑陶”称之。

 

  良渚黑陶器一般器壁较薄,端庄轻盈,器身十分规整,器底盛行圈足。器口习见附加上双鼻式器耳。有的在口沿一侧有上宽而上扬的流,而其相对的肩腹部则安设扁弧形宽把。贯式器耳多施于器物的肩或口沿部位,豆的把手往往制作成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竹节形,并有扁长方形或圆形镂孔。造型大多追求对称均衡、整齐稳重的艺术效果,既具实用功能,又达到超凡脱俗的形式美。同时,还有一些摹仿自周围中的鸟、鱼、蝶、猪、狗、蛇等动物造型或装饰,又有模拟花卉、葫芦、竹、树枝等造型与装饰题材,动静相融,虚实结合而妙趣横生,颇富江南水乡神韵,给人以艺术美感。

 

  良渚的夹砂陶器,由于出于实用功能考虑,胎壁往往稍厚,器表多素面,唯在炊器等距的三足上习见做成鱼鳍形,体现了渔猎生活的风情,是先民对鱼的钟情。稍晚则在鱼鳍形鼎足的外侧逐渐加厚,慢慢演变成“T”字形足,更具稳重端庄的美感。有的甚至在泥质黑陶鼎的腹部和器盖施刻卷曲的圆涡纹、蛇纹及新月纹等,造型美观,装饰华丽,多是专作死者随葬品的冥器。

 

  陶器上出现的拍印花纹,虽是为了增加美观,其实也是为了借助拍打压实坯体,加固陶器的坚致程度,这种方式在现代手工制陶中也还是常见的。1999年7月初在海盐周家遗址曾出土一件玉背象牙梳,至今尚保存着梳齿6根,据研究,此器既可用于梳发,同时也可以用来锥刻或篦划、按搽陶器的纹饰。嘉兴吴家浜遗址也出土过一件类似的骨(牙)梳,其功能也一样。

 

  良渚文化陶器以素面居多,少数泥质陶装饰的花纹线条往往较为纤细流畅、精美秀气。装饰技法主要有刻划、压印、戳印、拍印、镂孔和针刻等。有少数陶杯或陶壶及陶球等器物上还见有红、黄相间的漆绘几何形花纹,也有的在器表绘上朱红色的云雷纹装饰。夹砂陶器也是以素面为主,唯有大口深腹圜底的缸形器外口沿下,常有菱格纹装饰带;在大口深腹圈足簋的外腹部也多拍印有竹篮纹装饰。这些都是良渚陶器装饰的共性。

 

  良渚文化早期的陶器装饰并不多见,即使有也较为单一,主要还是弦纹、刻花纹和镂孔,少数见有网格纹、菱格纹、鱼纹和朱红色的彩绘几何纹等。弦纹(有的是凸弦纹)习见装饰于器物的肩腹部,刻划多施于鼎的鱼鳍形足面上。镂孔有圆形、扁长方形和弧边三角形等,多见施于器物的圈足,少数在肩腹部位,具有崧泽文化装饰遗风。

 

  中期的陶器装饰,基本承袭早期风格,弦纹、刻划纹、组合纹和镂孔依然是常见的装饰题材。新出现有抽象的兽面纹、鱼纹、鸟纹、蛇纹以及云雷纹、圆涡纹、曲折纹等。某些鱼鳍形鼎足的外侧面加厚,已略具T字形足的雏形。中期后段盛行竹节形高足豆把,精巧玲珑,特征显著,是仿自当时江南盛产的翠竹原型。

 

  晚期的夹砂陶器装饰较前变化不大,但素面的T字形鼎足此时已较普遍流行。豆把明显变细变高,具有等距的凸弦纹,形成喇叭状的有竹节形把(其上有的有长方形小镂孔)的黑皮陶豆。此时泥质陶器的装饰纹样大为增多,有波浪纹、网纹、曲折纹、卷云纹、鸟纹、蛇纹、蟠螭纹、新月纹与圆形镂孔等。以鸟纹、蛇纹、蟠螭纹等组合花纹最具特征。纹饰繁缛、线条纤细而流畅自如,似以针刻而成,陶鼎的T字形足的普遍成型,以及T字形足上所见的新月纹和圆形镂孔也很有其特色。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