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何怕看电影:70大寿皇宫放电影曾爆炸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青年实业家路易·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里正式公开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短纪录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婴儿喝汤》、《浇水的园丁》等。这一天被公认为是电影时代的诞生。电影很快向世界各地传播,电影发明的第二年就传到了中国。1896年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就有了电影放映。又过了6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电影传到了北京。

  当时一个外国商人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前门外打磨厂租用福寿堂饭庄,放映了纪录短片《黑人吃西瓜》、《脚踏车赛跑》等。穿着长袍马褂,拖着长辫子的北京人看到在一块白幕布上人物竟活动起来,真是大惊失色,拍案称奇。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国商人林祝三自欧美归国,携带放映机、影片等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外国自运影片在国内放映电影之始。

  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值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为讨好慈禧,英国公使进献电影放映机一部和影片数套,在宫内放映,为寿诞助兴。不料这次放映极不顺利,刚放映了三本影片,发电机发生意外爆炸,险些伤人。慈禧大怒,视电影为不祥之物,此后宫内再不准放映。

  另一次在王公府邸中的放映也遭意外。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其中端方在回国时带回了电影放映机和影片。1906年宴请载泽时以“演电影自娱”,还让何朝桦讲解。不幸放映中突然爆炸起火,何朝桦竟被炸死。电影再一次被认为是不祥之物。尽管在宫廷府邸中放电影屡次发生事故,但并没有阻挡电影在民间的流传。在饭庄、茶园、戏院中电影放映越来越多,并日益成为一种受市民欢迎的新的文化娱乐形式。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