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对普通大众要比胡适感情深得多
2018-03-09 08:42:04 来源:新华网 已浏览次
陶行知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胡适热衷于精英教育,所以陶行知对普通大众要比胡适感情深得多,与陶行知对社会底层的满腔热情相比,胡适的态度可以说是很冷漠。这就是陶行知为何要多次嘲讽胡适的原因之所在。
陶行知与胡适至少有“六同”:同是安徽省徽州老乡(陶是歙县人,胡是绩溪人),两人同岁,自幼同学,又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同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高足,回国后同在教育领域工作,一南一北,都做了高等学府的教授,各自在新文化领域和新教育战线开出一片新天地。两人私交虽好,但投身社会后在思想情感和政治立场上渐行渐远,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积贫积弱与战乱纷呈的旧中国,陶行知毅然脱下教授的洋装,抛却国立东南大学教务主任的职务,换上布衣草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为三万万四千万农人烧一炷心香”的虔诚,以培养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创造的精神”的新青年为理想,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中国的乡村教育和平民教育,为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奔波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因为爱人类,所以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爱中华民族,所以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怀着这种深沉的情感,陶行知成了中国乡村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先驱者。教育改变人生,他的艰辛努力改变了无数处在社会底层者的命运。
为了推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主张,陶行知于1927年在南京市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学典礼那天,他亲自撰写了一副别开生面的对联,张贴在会场两边柱子上,联曰:“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晓庄学校开学后,陶行知打赤脚睡稻草住牛棚,同学生一起修厕所盖校舍,把每一天的劳动和生活都当做学习的课程。
陶行知带着自己编写的《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奔走各地,踏踏实实教底层老百姓识字。这些盼着识字的人,却大部分连买这本小书的钱都没有,陶行知就送给他们,条件是要答应教会身边的两个人,都认识书里的字。《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在当时发行300多万册,据说连草原上的蒙古包里,都有这两本启蒙读物。
陶行知曾对人说过,我最看不起的同学有两个:一是胡适,靠洋人吃饭;二是孙科,靠老子吃饭。陶行知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胡适对西方“文明”顶礼膜拜,留学回国后竭力宣扬西方所谓的“文明”,大肆贩卖“洋八股”。陶行知在《拉车的教员》一诗中讽刺道:“分明是教员,爱做拉车夫。拉来一车洋八股,谁愿受骗谁呜呼。”他指出:“洋八股”好像是请乡下佬吃大菜:“乡下佬,吃大菜,刀儿当做筷。我的妈呀!舌头去了一大块。”他还诗云:“学生坐洋车,风凉而舒服。坐他一辈子,还是不知路。”
在当时,陶行知对中国的苦难比胡适认识深刻,他看清了帝国主义的压迫是当时中国国难的根子。当他读到胡适《我们走哪条路》一文后气愤地说道:“里面陈说中国五个鬼,即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而对帝国主义之侵略,竟武断地将它一笔勾销。”并讽刺胡适“明于考古,昧于知今:捉着五个小鬼,放走了一个大妖精。”
胡适看了这诗不以为然,便以《衰柳》为题,做诗笑之,诗云:“但见萧萧万叶催,尚余垂柳拂人来。西风莫笑长条弱,待问东风舞一回。”陶行知看了又回敬一首,诗云:“这是先生自写照,诬我献舞亦奇哉。君不见君鞭一指,东风西风都滚开。”
1935年元月,胡适乘西南航空公司的“长庚”号飞机南游,空中俯瞰桂林山水,颇有感慨,写成新诗《飞行小赞》,载于4月7日《独立评论》上。诗云:“看尽柳州山,看遍桂林山水。天上不须半日,地上五千里。古人辛苦学神仙,要守百千戒。看我不修不炼,也凌云无碍”。这首诗一发表,立即受到评论界的称赞。陈子展先生说道:“像《飞行小赞》那样的诗,似乎可说是一条新路。”又说:“新路是只接受了旧诗词的影响,或者说从诗词蜕化出来,好像蚕已经变成了蛾。即如《飞行小赞》一诗,它的音节好像辛稼轩的一阙小令,却又不像有意模仿出来的”。
然而,事隔不久,陶行知却以《另一看法》为题,针对胡适的《飞行小赞》反弹琵琶:“流尽工农汗,还流泪不息。天上不须半日,地上千万滴!辛辛苦苦造飞机,无法上天嬉。让你看山看水,这事倒稀奇。”
有位人称“小先生”的张健对陶行知说:“这种事并不稀奇,我想把末尾一句改为‘让你看山看水,还要吹牛皮’”。陶行知颇以为然,高兴地说:“这一改,把胡诗人描写得格外活跃。”紧接着,上海某报登载此消息,其标题为:《两个安徽佬》。
后来陶行知先生也有机会坐上了飞机,萌发了诗兴。但此时他还没忘记讥讽一下“胡诗人”,写出了《飞行有感》,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我也‘凌云无碍’,看了一个大概。一块块的田地是谁种?一座座的屋子是谁盖?除了山和水,问是谁造的世界?”
陶行知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胡适热衷于精英教育,所以陶行知对普通大众要比胡适感情深得多,与陶行知对社会底层的满腔热情相比,胡适的态度可以说是很冷漠。这就是陶行知为何要多次嘲讽胡适的原因之所在。尽管这些嘲讽有些刻薄,但丝毫未减我们对陶行知先生的尊崇之情。因为中国要富国强民,需要的正是陶行知这样的教育者。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