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西明清古建柳氏民居:一座藏在民间的“皇宫”
从太原驱车300多公里到达山西省沁水县西文兴村土沃乡,过土沃乡政府所在地,沿河谷宽阔的乡间公路一直东行,就能看到柳氏民居高大的门楼矗立在眼前。
柳氏民居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柳遇春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
顺着柳氏民居的门楼向内走,便会看到群山峻岭间怀抱中的柳氏民居。柳氏民居流传着一句话“站在柳府往外看,只见山水美如画;站在山外向内看,不见深山有人家。”
据了解,西文兴村的魁星阁傲立于村口,是有意识地向外人昭示,这是一个诗文传家的家族聚集地。柳宗元虽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但文章却流芳百世,惠及子孙后代。柳氏虽隐居山水间,但书香门第的读书风尚并未摈弃,建魁星阁既是对家族精神的崇敬,也是对后人的勉励。
过魁星阁石头拱门,有一开阔空地,左为柳氏族人祭祀祖宗的祠堂,右侧原有真武阁,现在已难觅踪迹。宗祠前有柳宗元塑像,右侧是柳氏千年家训、格言的雕刻石碑。宗祠原来面貌已损毁,今日宗祠则是现代人集资在原址上修建的。
文昌阁在祠堂右侧,气势虽不及魁星阁,但建筑技巧的精妙则毫不逊色。阁楼下三门相辉彰显着建筑设计者的精妙构思,既传达了一种功名通达的哲学理念,又是入村进堡的必经之门,此寓意深远的建筑细节至今仍是柳氏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两座牌坊之间的左侧,有一“八”字形的永庆门,上书“河东世家”。唐朝最兴时,柳氏有二十二名族人在朝廷为官,门第高贵世袭。永庆门两侧有“孝”“忠”两个大字,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手笔。
在丁字街的北拐角处就是气度不凡的司马第,与二层楼等高的大门气势恢宏,气派不凡,集木雕、石雕于一体。进入司马第,就看到了柳氏民居中最大最完整也是最华丽的影壁。从形式上看,柳氏民居的“三雕”工艺在这里都有体现。从主体上看,这面影壁暗含了“五福临门”的意思。过门楼,右侧即是一典型的四大八小、文化世家的四合院,四面正房两侧有不在同一建筑立面上的两耳房,所有房屋皆是二层建筑。
柳氏民居内的中宪第,此院落大门门楼与司马第有一样的超凡气势与恢弘气派,但不及其奢华讲究。“耕读书香”匾额高悬过楼斗拱下,过楼二楼有木楼台,院内人可从此向外眺望。与其他院落不同的是这个院落似乎是西文兴村柳氏后人的教育中心—私塾所在地。
柳氏民居内的另一所院落河东世泽,在司马第背后,大门面西,也是中规中矩的四合院。与其它院落不同的是大门后的明暗锁有十几道,若非专业人士知道,想打开或关上此大门十分不容易。
据了解,2006年5月25日,柳氏民居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