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礼仪文化--订婚礼仪
2018-03-07 09:36:56 来源:华夏民俗文化网 已浏览次
鄂温克族的人们如果家里来了客人,那么客人是不能够随便的挪移皮垫,如果挪移皮垫的话,那么就是对主人家的不敬。对此鄂温克族礼仪文化到底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鄂温克族的订婚礼仪
鄂温克族的订婚礼仪
婚礼是在野外举行的,人们围坐着在熊熊的篝火旁。婚礼开始以后,由一位长者将两只桦皮杯斟满酒,交给新郎和新娘泼在火里,向火神致礼,再向双方父母敬酒。新郎和新娘拥抱接吻后,众人手拉手围成大圆圈,唱祝婚歌,跳“欢乐之火”舞,直至深夜,众人尽兴而归。新郎不能走,他要跟着新娘留在岳父家里度过新婚之夜。第二天早晨,新郎领着新娘,并带上新娘的驯鹿群,由人们送往新郎家里,整个婚礼才告结束。
订婚以后,男方要给女家送彩礼(驯鹿、灰鼠皮和酒一类的礼品)。鄂温克族的婚礼有其民族特色。定下婚期后,男方的“乌力楞”(即有血缘的家庭公社)都要搬迁到靠近女家的地方。并把通向女家道路两边的树刮掉一些树皮,意思是给新郎开路。
结婚那天,新郎的父母和“乌力楞”的全部成员都要陪着新郎去女家。走在前面的是手拿神像的长者,后面跟着新郎,然后是新郎的双亲和“乌力楞”的其他成员,牵驯鹿的人走在最后。女家的人也以同样的队形前来迎接。一对新人相遇后,先吻神像,然后互相拥抱接吻,交换礼物。紧接着,新郎和新娘各牵一只驯鹿,围绕着女家的“撮罗子”转三圈,大家才进入“撮罗子”参加婚宴。待婚宴结束一般再举行婚礼。
鄂温克族的礼仪传统文化
鄂温克族好客并讲究礼节,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哪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
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献上驯鹿的奶。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
鄂温克族的接待客人礼仪文化
当你走进鄂温克牧民的蒙古包时,主人准会给你端出香甜的奶茶,当你走进鄂温克猎民的撮罗子时,你就会大饱口福,尝到鹿或麋鹿的胸口肉、脊骨肉、肥肠及驯鹿奶等山珍野味。鄂温克族重礼好客,长幼之间恪守着严格的礼节。无论何时何地,老人都受到普遍的尊重。听到长辈呼叫时,必须立即站起来答应。吃饭时,必须老人动筷后晚辈才能吃。年轻人遇到长辈,必须施礼问安、敬烟等,如果是骑在马上,必须下马;有客临门,他们认为是家里的喜事,必须热情相待。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