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诞生礼仪
2018-03-07 09:25:52 来源:华夏民俗文化网 已浏览次
普米族的人们对于在婴儿出生的时候是最注重诞生礼,而生活中的一些礼仪也是比较丰富,对于长辈上的礼仪也是最重要的,对此普米族礼仪文化到底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普米族的诞生礼仪
普米民间流行的诞生礼仪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要持续到孩子周岁,最常见而隆重的有取名。满月、百日、周岁等。
普米族的诞生礼仪
给女孩取名,则又从北方以逆时针方向轮推,仍结合父母的年龄,婴儿的诞生时辰推算出婴儿的命宫属相。男孩子多用东方的海螺和南方的玉石金刚等物命名,象征坚强泅毅。勇敢;女孩多用北方的珍珠和西方的鲜花等物命名,象征聪明美丽。
取名仪式要在婴儿诞生后第三天举行。一般请家中年长的老人、喇嘛或有名望的韩规给新生婴儿取名。取名时,要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及婴儿的性别命名,父母的属相,婴儿诞生的时辰等进行推算。如果是给男孩取名,就从南方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轮推,并结合母亲的年龄属相等算出婴儿的命宫方位,然后根据婴儿命宫方位所代表的吉祥物来取名。
普米族的传统礼仪
普米族对长辈方面的礼仪
老人得病,晚辈悉心照看,不离左右。生活中凡遇难分难解的纠葛,如邻里争吵,弟兄反目,夫妻不和等,总是请老年长者调解。长者语重心长的教诲,往往令人心悦诚服,重归于好。普米族社会里,养老送终已成为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还受到全社会的监督,成为一种道德规范。
普米族对孩子极为关心爱护。兄、姐均有护理弟、妹的责任。父母从小对儿童循循教导,殷切期望子女成为社会上有益的人。尤其重视对孩子的道德伦理教育,使其逐步认清老少,分清辈份,从小懂得吃苦耐劳,尊重他人,养成懂礼貌,识规矩的良好品德。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普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美德。老人在社会上和家庭中均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火塘上方专供老人起坐;盛饭菜先敬老人,后顾幼童;骑马遇见老人必须下马行礼;凡有盛大节日,必须宴请村里老人。长辈讲话,小辈认真听,不随便插话。长辈指使做事,小辈立即去做,不得有误。夜晚侍候长辈人睡,清早则侍候长辈漱洗。
普米族的礼仪文化传统
成丁礼
普米族少年儿童与成年人的年龄界限为13岁。13岁前,男女儿童均穿长衫。到了13岁,举行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即成丁礼后,才能改换装束,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普米族的成丁礼多于大过年(即春节)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父主持,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成年儿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意味着长大后有吃有穿,生活美满幸福。如果是男孩,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财富,尖刀象征勇敢。如果是女孩,则要右手拿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等,象征着可享受的家庭权力和应承担的劳动义务。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父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换装完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亲友们一一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就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动了。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