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上的官窑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中山舰出水的零散文物中有大量的瓷器,其中除了日常生活用瓷外,有数十件为官兵们把玩的收藏品。近年,文物部门正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加紧进行拼对、修复,有的已经渐渐成形或“站立”起来。其中,有不少的彩瓷。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近期,人们在一堆认为没有多大希望的乱瓷片中,发现了几件“官窑”瓷残件。即著有“居仁堂制”和“大清乾隆年制”等款的瓷器。现介绍如下。

 

  粉彩花鸟瓶(图1、图2)长颈、敞口、薄唇、溜圆肩、直弧腹、圈平底、内圈足。瓶身略呈橄榄形。颈腹之间有两处残缺,外底部以红彩铭“居仁堂制”四字篆书款,外加红色边框。铭文的笔道规整,线条爽利,红彩色泽鲜艳。瓶通高14.3厘米,腹径6.8厘米、口径3.6厘米,底径3.4厘米。可知其体形极为轻巧。胎质洁白细腻,其突出特点是:胎体极薄,最薄处不足1毫米,最厚处不足1.5毫米。手感特别轻巧,加上其体形较小,刚好以手一握,便于把玩。可谓小巧玲珑,精致可爱。

 

  釉面洁白光亮,釉层特别薄,与胎体结合天衣无缝,可见其各方面品质俱佳。瓶身以粉彩绘有花鸟图案,花为黄色菊花,黄色较浅淡,叶子的深绿色为孔雀绿,浅者为草绿色,其色泽鲜艳夺目。

 

  居仁堂即当年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居仁堂制”瓷即洪宪瓷,于民国五年(1916年),为袁世凯称帝时特制瓷器。也是景德镇官窑厂所烧造的最后一批御用瓷。故从其胎、釉、形、色彩和绘画等诸要素看,此件粉彩花鸟小瓶,应是民国“官窑”瓷即“居仁堂”真品无疑。龙泉窑葵瓣纹盘(图3、图4)

 

  口径7.7厘米,高3.5厘米、底径8.5厘米。胎体厚重,胎质白。葵瓣纹外翻,唇边较薄、弧腹、平底。除足底是涩胎外,器内外均施粉青釉,釉厚且润。口沿及棱边处有“出筋”现象。粉青色沉着稳定,但不如早期的厚。器物造型规整,加上胎体较厚,故尚有龙泉窑器固有的厚重、敦实感。如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清晰工整,排列有序。

 

  龙泉窑创烧于五代,盛于宋元,明代后期渐衰落,下限至清乾隆。从该盘各方面特质看,应属这时期龙泉窑之精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