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红铜鎏金龙凤海棠壶
明末清初红铜鎏金龙凤海棠形方壶的大小尺寸,正好握于手掌之中,如一朵变形的海棠花,稳重对称。从大体上说,壶的形制大小与时代有关,即明代万历之前好尚大壶,万历之后壶型日渐缩小,文人壶的气息加重,从“盈尺兮丰隆”转向“径寸而平抵”,精工巧妍,浑朴精致。
该壶红铜打造,硬度不高,其上易施雕刻且可塑性强,运用铸锻,模具锤击,拼焊,鎏金,水磨等工艺,铜质精,形制好,皮色佳,工艺绝,坚固耐用。
该壶的流口不作通常的圆形而变为长方形。壶柄为活动式的提梁,其形亦如海棠花边与壶身的形状相适应。壶柄的中心部位粗,至两侧则细如钩,以钩住壶身。壶身与壶盖处间有一长方形的斗,斗的五侧皆有空,放置茶叶用。故斗的正面口平且撇,正好搁置在壶口处,将壶盖放上斗则纹丝不露,可以说天衣无缝,精细至极。
壶的左右两面一龙一凤装饰。龙作正面相,鹿形的双角,长长的鬓须,如意形的狮鼻,双目圆睁如炬,蛇形体,鱼形鳞,鸡形爪,齿形鳍,布局于壶正面之上侧中心部位。龙身上卷着烈焰与龙嘴相对处——壶之下侧中心有一颗火珠。龙之四周云彩重叠环布,云彩中间作谷纹如蝌蚪状,外侧如括弧。龙除了威严之外,更多的便是能够透沁出一股霸气。壶另一面为凤的装饰。凤作侧面相,如大鹏展翅,鸡首鹤足,三条凤尾曲盘婀娜,显得既妩媚,又贤德顺从。其刻画细腻丰羽毕现,凤周边祥云缭绕,与龙的周边环境相适应。龙凤皆作鎏金装饰。金色黄澄纯正,尽管400年至今,多经摩挲,土蚀,大部分仍能保持鲜亮色彩。在龙凤祥云图案之外,地子作细圈状的砂地处理,显然此类装饰是受唐代金银器的影响,反过来说该壶系铜制,能在铜器之上施以与金银器装饰相类似的工艺,可见其工艺讲究的程度了。
壶的前后侧面即壶盖上作阴纹线刻缠枝莲花,正是巧穷毫发,秀出刀镌。
该壶壶身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工艺上讲究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口盖紧密,骨肉停匀;结构严谨,刚柔相济;方中寓圆,圆中见方。其造型简练大方,淳朴典雅,恬淡安详,挺拔中见端庄,潇洒中显稳重,和谐匀称,不媚不俗,是 一把稀世珍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