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鉴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器形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使用陶范,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由于不可能铸造出完全一样的陶范,故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则肯定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

 

  从铜铁合铸上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类铜铁合铸器所使用的铁都是陨铁,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出现人工冶铁呢?1990年,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贵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茎铜芯柄铁剑,为铜铁合铸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铁,被称之为“中华第一剑”,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国历史上铜和陨铁合铸的时代是从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铁与铜合铸成器的时代至迟在西周晚期技术上已经成熟。

 

  从铸范种类上看,西周时期除了使用陶范法冶铸外,还延续了夏商时期用石范铸造青铜器小件和不复杂器物的传统。由于石范法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武器类青铜器,所以到了西周时期,石范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在西周时期,绝大多数青铜器的铸造还是使用陶范,只有极少数的青铜器延用石范铸造,我们在鉴定这一类使用石范铸造的青铜器时,就要和使用陶范铸造的青铜器的要点区分开来,如用石范铸造的青铜器,存在着器形和纹饰之间相同的现象。

 

  从其它方面看,西周时期青铜器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夏代青铜器的特征相似,如,在听声音上和青铜器的锈蚀上,以及青铜器的重量上,其辨伪的方法基本相同。

 

  从纹饰看,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在继承商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西周早期和商代晚期一样,是纹饰发展的鼎盛期。商代的许多纹饰在西周时期仍然使用,如商代晚期兽面纹的变化形式——环柱角形、牛角形、外卷角形、羊角形、内卷角形、曲折角形、双龙角形、长颈鹿角形、虎头形、熊头形兽面纹等,在西周早期仍在使用。而在西周中后期则形成了特有的纹饰特征,这一时期主要流行环带纹、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波曲纹、凤鸟纹、瓦纹等,另外,还出现了许多无纹饰的素器,在这些素器当中有的也有饰几道纹的。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云雷纹没有商代普遍,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西周时期人们崇拜的对象,逐渐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但我们应该明白,商代和西周时期虽然在纹饰的种类上不同,但这些纹饰的本质和功能没有变,仍然是为了增强青铜器的神秘性,加强了其礼器的地位。

 

  西周时期的许多青铜器,在布局方法上还出现了几种纹饰并存的局面。有的上面饰窃曲纹,中间为三角纹和窃曲纹,腹部为凤鸟纹或龙纹,圈足是窃曲纹,十分复杂。在手法上,主要采用虚实、纵横、疏密等排比方法,使图案变化丰富多彩,对称性很强。另外,西周时期的纹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主次纹饰的应用,即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一般都有几种,但只有一种纹饰是主体,其特点很明显,一般都占据着显著的位置,且面积很大。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仿制的西周青铜器,但大多都不得其精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