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采取措施保护泰姬陵限制本国游客每日参观人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 2018 年 1 月 3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两名男子骑车经过位于印度班加罗尔 (Bangalore) 的泰姬陵模型。图片来源:法新社/曼珠纳特•基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 2018 年 1 月 3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大批人群聚集在印度阿格拉 (Agra) 泰姬陵门前,等待入园参观。图片来源:法新社/多米尼克•法赫特。

 

  中国文物网1月4日编译报道:印度将限制每日游览泰姬陵的本国游客人数,力图保护这座展现爱情力量的十七世纪标志性古迹和该国最大的旅游景点。

 

  随着国内旅游变得更加便捷,每年数百万印度本国游客前往参观泰姬陵,而且访问数量正稳步增长。

 

  专家表示,大批参观人群造成这座白色大理石陵墓清真寺日益损耗,并对其地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泰姬陵进行定期清洁,以阻止它因空气污染变黄。

 

  本周三(1 月 3 日),印度有关部门称,未来每天将只允许 4 万名印度本国游客进入这座历史建筑群中参观游览。

 

  印度考古调查部门官员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确保泰姬陵和游客的安全。对我们而言,人群管理逐渐成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游客不限人数,游览门票费用为1000 卢比(约合人民币102.38 元)。

 

  通常,印度本国游客只需支付 40 卢比(约合人民币 4.1 元)即可入园游览,但如果他们想要规避人数限制,则需购买更贵的门票。

 

  据了解,泰姬陵是莫卧儿 (Mughal) 王朝皇帝沙贾汗 (Shah Jahan) 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而于 1631 年开始建造的陵墓清真寺,享有“印度明珠”的美誉,并已作为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泰姬陵主体建筑的地穴中摆放着沙贾汗皇帝和泰姬的两具瑰丽石棺,其上镶嵌有精美的半宝石。如果游客想要进入参观,则需另付费用。

 

  这两具石棺可追溯至十七世纪,但实际上,沙贾汗皇帝和泰姬的遗体并未存放其中,而是被埋葬在一个单独的地下墓室中。

 

  现在,前往泰姬陵游览的游客必须忍受长时间的排队等候,并遵守严格的安全要求。

 

  去年最后一天,大批游客涌入泰姬陵,造成五人受伤,因此相关部门计划出台游客人数限制政策。

 

  一名来自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 (West Bengal) 的游客塞玛•萨卡尔 (SeemaSarkar) 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是一项深受民众欢迎的举措,因为我们上一次来时,现场非常混乱。”

 

  当地旅游警务督察潘迪 (R.B. Pandey) 称,这是必要的措施。“泰姬陵是一座无价的文化遗产遗址。如果我们不限制游客数量,那么未来子孙后代将无法亲眼目睹其宏伟景象。你无法控制潮水般涌入的人群。”

 

  据悉,泰姬陵日均游客量为 1 万至 1.5 万,而周末人数更多,可达到 7 万人左右。

 

  印度政府数据显示,2016 年,泰姬陵接待游客数量近 650 万。

 

  除普通民众外,这座白色大理石陵墓清真寺还吸引了世界领导人和皇室成员入园游览,包括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1992 年,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曾独自一人在大理石座椅上拍照留念。

 

  然而,泰姬陵也面领着一系列威胁,包括因烟雾导致大理石变黄等。

 

  2016 年,因昆虫粪便所致,泰姬陵后墙上出现了绿色污迹。后来,印度政府使用富勒泥土制成的“泥包”覆盖其墙体表面,并将杂质吸出,以恢复它的白色原貌。(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com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