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公共艺术品免费对外开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收割者》,1565年。木版油画。

 

  中国文物网3月3日编译报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总监兼首席执行官Thomas P. Campbell近日宣布采用新政策,规定其馆藏的公共艺术品的所有图片现在可供免费、无限制使用。这一最新政策被称为“开放访问(Open Access)”,是该馆2014年“学术内容开放访问 (OASC)”计划的最新变更。该政策推进了超过375,000张公共艺术品图片的学术和商业使用。该馆正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支持大众更轻松地访问馆藏作品。

 

  Campbell先生在声明中指出:“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与大众分享这些图片。我们全面而多样的馆藏跨越5,000年世界文化,我们的核心使命是能够让研究和享受这些艺术品的人士轻松访问它们。扩大对馆藏作品的访问能够通过提供全新的创新、知识资源,满足我们21世纪受众的利益和需求。很感谢开放访问和版权领域的国际领导者Creative Commons参与到我们这一计划中。”

 

  Creative Commons首席执行官Ryan Merkley表示:“分享对于我们在数字时代推进探索、创新和协作至关重要。如今,大都会通过履行自己的这一使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北美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扫除了禁止访问其内容的阻碍,支持全球人士无限制地使用、重混和分享公共馆藏。这对全世界而言是一个莫大的礼物。对于Thomas P. Campbell及大都会人员在推进协作与共享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希望其他公共和私立机构能够效仿这一举措。”

 

  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大都会开放访问计划的范围,该馆宣布与Creative Commons、Wikimedia、Artstor、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DPLA)、Art Resourc和Pinterest建立全新合作伙伴关系。该馆还欢迎首位维基媒体人Richard Knipel加入,Knipel与全球维基媒体人开展协作,旨在将公共艺术品的图片带入Wikimedia Commons、Wikipedia和各种GLAM-Wiki计划中。

 

  “大都会是全球最伟大的文化机构之一。它将海量的艺术品和古董免费对外开放,这为其他机构指明了道路。维基百科全球数亿用户现在能够体验大都会的珍藏,无论他们居住在哪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在免费供所有人查看、分享和使用。”

 

  大都会首席数字官LoicTallon表示:“在数字时代,大都会的受众不仅包括670万访客,还包括30亿全球联网个体。为我们的图片和数据采用CC0命名是该馆帮助教育者、学生、艺术家、设计人员、专业人员、业余爱好者及各类创作者访问馆藏内容和广泛使用的最高效方法之一。(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 Daily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