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士芬地质博物馆即将举办 香港最大型矿物收藏展

        香港私人矿石收藏家即将首次集体向公众展出珍贵珍藏,以突显大自然美丽的瑰宝,并向公众介绍矿物收集的乐趣。市民即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逾200件来自多位本地收藏家各具特色的私人收藏,是本港历来最大型的同类展览。香港大学(港大)许士芬地质博物馆联同香港矿物学会,将于2017年3月3日(明天)至8月31日期间,在许士芬地质博物馆举办「香港矿物家收藏」特备展览。多名收藏家逾200件珍贵矿物将展出。

 

香港最大型矿物收藏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是次展览为香港私人矿物收藏家首次公开向公众展示其珍贵藏品,展出的矿物包括来自18名香港私人收藏家越200件的宝贵矿物。本展览展出的矿物种类繁多,当中亮点包括可以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单晶矿物之一 --- 产自Merelani矿山的坦桑石,还有产自巴基斯坦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非常罕见和珍稀、属宝石级别并与钠长石共生、包含了水泡的海蓝宝石,以及产自美国科罗拉多洲著名Sweet Home 矿山的一件18厘米大小红菱石。已故许士芬博士用于摆放其私人珍藏的陈列柜及内里摆放的宝贵矿物,同样是今次特备展览的焦点。人类由数千年前开始已懂得欣赏和收藏矿物。矿物是在地球漫长地质历史中通过液体、热力和压力的各种组合而形成的独特天然瑰宝。由于形成的时间、地点、过程形式和条件各有不同,所以每种矿物都有其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展示在矿物的美丽、稀有程度、颜色、来源、大小、形式、透明度、光泽、组合和完美性,深深地吸引着矿物收藏家。不同的藏品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收藏家本身对矿物的偏好、收集的动机、性格特质及对矿物的认识。

 

香港最大型矿物收藏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是次展出矿石的收藏者,由学生到经验丰富的专业收藏家也有,他们当中不乏喜欢独自在野外和矿山收集矿物,亦有喜欢在大型国际矿物展销会上采购。香港矿物收藏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是许士芬博士。作为香港第一位本地采矿工程师、地质学家及矿产爱好者,他于1976年5月在香港大会堂首次向公众展出其于1950至1970年代在世界各地收集得来的矿物。许博士的珍贵收藏现更为香港大学许士芬地质博物馆「地球物质展区」的主要展品。香港矿物收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在2004年12月成立了香港矿物学会(学会)。学会致力推出不同的活动令香港市民增加对矿物的了解和收集的兴趣。学会为纪念其成立十周年,更特别出版刊物「Mineral Collections in Hong Kong」,刊出多位收藏家多年收藏矿物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心得,以及其甄选的私人矿物藏品照片。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矿物透过本地收藏者在香港找到了落脚点,并使香港成为矿物收藏家交流的活跃平台。即将举行的特备展览「香港矿物家收藏」中展出的大部分矿物,更曾在上述「Mineral Collections in Hong Kong」内刊载。

 

        本馆收藏了近万件藏品,当中展出逾千件世界级的矿石,包括950件矿物和300件岩石,并透过展出350具在中国各地发现的化石标本来介绍地球过去超过45亿年的变化。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