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百件精品亮相 含中国重返WTO木槌和签字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以下简称“大英展”)展览3月1日傍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前备受关注的由国博提供的第101件文物也在现场有了答案: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签字笔。

  “大英展”系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当代人工制品,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除了序言之外,展览分为开端、最初的城市、权力与哲学、仪式与信仰、贸易与侵略、变革与适应、邂逅与连结、我们创造的世界。

  序言部分仅一件展品,即一套属于古埃及女贵族佘盆梅海特的的木棺。这个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初看起来和常见的古埃及木棺并无二致,但是经过分析研究人们发现,它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这个普通的木棺试图向观众表达,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该展的英方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坦言,“大英展”不是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或者文明自身的独特性,而是希望探求和突出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以及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事实,“每一件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

  公元前7世纪的“大洪水”记录板、乌尔王陵出土的王后竖琴、亚述浮雕、拉美西斯二世雕像、阿拉伯铭文青铜手、元代青花瓷、刘易斯岛棋子等一批颇为重磅的文物都是首次来到中国大陆展出。

  按照该展惯例,在地博物馆都会提供第101件展品来与之成趣。国博此次挑选了“2001年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WTO)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作为第101件展品。

  中方策展人闫志介绍,这样的选择是考虑到世贸组织是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经济全球化的组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前身的创始国,历经15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01年重返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对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据悉,该展已经在日本、阿联酋、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博物馆展出,成为近年来国际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中国大陆是“大英展”世界巡回展览的重要一站,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至5月31日后,该展还将移师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