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国博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与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出席开幕仪式。

  雒树刚在致辞中说,本次展览通过精选出来的100件(组)藏品,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全球一体化的视角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中英两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都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近年来,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中英重要文化艺术机构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为中英文化交往中的重要力量。

  雒树刚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世界各族人民心灵的桥梁。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携手并肩,使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向着更加深入、更加持久、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为推动两国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贡献力量。

  吴百纳说,此次展览旨在用大英博物馆馆藏的100件(组)文物来帮助观众了解宏大的人类历史与世界文明的精华。作为全球巡展,该展览每到世界一地,都会吸引来大量观众。展览见证了中英两国重要和持久的文化关系,也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深入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此次展览是继2013年“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之后两馆的又一次合作成果。展览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当代人工制品,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国博的一组藏品“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与签字笔”作为第101组展品参展。

  作为全球巡展,“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已经在日本、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多家博物馆展出。除今年3月至5月在国博展出外,6月至9月该展览将移师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