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升州路两文物破损严重 屋顶坍塌摇摇欲坠

升州路160号的老楼已经破败不堪-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升州路160号的老楼已经破败不堪

 

升州路184号的老旧民房-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升州路184号的老旧民房

    

  南京升州路有一座存在了上百年的老楼,曾是一家中药店;十几米外,还有一座小木楼,黛瓦白墙雕栏,依稀可见当年风貌,如今被列为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然而最近有市民发现,它们的状况都不太好,屋顶已经没了,有倒塌的危险。

 

  不可移动文物屋顶坍塌,摇摇欲坠

 

  2月24日,有市民反映,位于南京升州路160号的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屋顶出现坍塌,两侧墙体摇摇欲坠,让人十分揪心。

 

  24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到现场探访发现,升州路160号位于升州路和老坊巷的路口,外部围起了围挡,隔着老坊巷的另一侧,是一处拆迁工地。

 

  从外部看,这是一座占地较大的院落,从前到后有20多米。最前面,是沿街的门面——一座三层的楼房,紧跟其后的是两座两层楼房,接着是两个院子,最后还有一座平房。

 

  这座院落从上方俯瞰,整体情况都不太好,院子里全是破败的断壁,最前面的三层楼房,屋顶已经全部掉落,横梁和支柱倒塌下来,墙上露出四个大窟窿。最后一间平房的瓦片也没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房梁。

 

  距离升州路160号十几米,是升州路184号,是一排老旧民房。其中有一座是两层的小楼,除了两侧的墙体为砖块砌成,其他均为木制,包括屋顶、阳台、支柱。可以看到,木头已经腐烂了,屋顶也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160号曾是老药房,有上百年历史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升州路160号和184号,早在2009年就被划入秦淮区的保护建筑名单,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160号为民国建筑,184号为民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也被登记在南捕厅历史街区的67处不可移动文物中。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处建筑外,都挂有秦淮区文化局发的文物牌,均于2014年6月27日公布。

 

  据周围的居民王女士介绍,她住在老坊巷八十多年了,她小时候升州路160号就有了,那时候老坊巷十分繁华,连接着升州路和评事街,160号当时是一家老药房,名为德泰永,主营中药。记者查询发现,早在1905年,就有人到德泰永当学徒了。

 

  升州路184号的相关资料则要少一些,但是现在仍能看到,这座木制小楼曾经刷着红色的油漆,二楼的栏杆雕刻着花纹。

 

  4月份开始动工修缮,赋予新功能

 

  随后,记者致电秦淮区文化局文物科相关负责人,他正带队在现场查看情况。该负责人解释,之前他们在定期巡查时,曾发现升州路160号和184号存在险情,及时贴上了“此墙危险”的警示,“这两处文物的修缮改造工作已经被列进了今年秦淮区的城建计划‘南捕厅项目’中,目前属于征收办管理,3月份将移交给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南捕厅公司管理,这两处文物的修缮方案也由这家公司做。”

 

  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把升州路160号和184号的整改通知书下发给了南捕厅公司,“我们要求他们一周内把这两处文物的修缮方案报上来,并于4月份开始动工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同时赋予这处老药店和民居新的功能,把它们重新使用起来。”(王益 赵冉 马晶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