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瓷质莲藕镇纸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水中撑绿伞,水下瓜弯弯。掰开瓜看看,千丝万缕连。”这是民间流传的一首诗谜,谜底是莲藕。莲藕,以其水灵婉约的“颜值”及清香甜脆的口感,自古深受国人喜爱。就连日常生活的各种器物上也少不了它的“倩影”。
图示是一件清代道光年间的瓷质莲藕镇纸,表面有一层淡淡的黄釉。镇纸全长约12厘米,取材于我国常见的“童子戏莲”吉祥图案,造型却别出心裁。莲藕共分三节,形如一支超大号的毛笔,主藕肥大饱满,仿若笔杆,藕梢轻翘犹如笔端狼毫。藕节上端坐着一位顽童,刚刚采莲归来,右手里有一枝含苞待放的莲花,左手紧抓着一子粒饱满的莲蓬,他把莲藕当成了一架秋千,两只小脚不停地荡来荡去,仿佛是在唱一首动听的儿歌。莲藕、顽童,一静、一动,浑然一体,又相映成彰,面容、发髻、衣襟、鞋饰等也无不栩栩如生。
“莫教清风乱翻书。”镇纸,也称镇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初是文人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逐渐演变成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房用具。那些材质珍稀、雕工精良、设计巧妙、年代久远的镇纸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上文中提到的莲藕镇纸,虽非金玉等名贵材质,却属名家制作,翻看镇纸底部,赫然有“陈国治制”的题款,阳文篆刻,笔力雄健。陈国治是清代景德镇著名的制瓷大师,尤其善于瓷雕技艺,有记载称:“道光时有镇人陈国治者,彩画雕镂,名重一时。”他的瓷雕作品,画意悠远,釉彩飞扬,深受时人追捧,在现代拍卖市场上更是一器难求。这件莲藕镇纸是他技艺成熟期的作品,瓷质细腻,釉色清亮,高超瓷艺,可见一斑。加之近二百年的风雨沧桑,包浆深厚,古色古香,更属难得。
童子喜庆,莲藕富贵。顽童和莲藕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连得贵子”的吉祥画面。可以想象得到,当年使用这件镇纸的主人,每当读书、书写略感疲倦时,一抬头就看见这惟妙惟肖的莲藕和憨态可掬的顽童,自会产生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感觉。而当我们欣赏把玩这倾注了制瓷大师心血和智慧的老物件时,更是满怀赞赏和敬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