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建三峡文化保护应用试验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月22日,记者从重庆市文物局获悉,重庆将建设三峡文化保护应用试验区,用文旅融合等形式,策划一批三峡文化保护重点项目。调研工作将于3月拉开序幕。

 

  三峡地区作为中国长江文明重要源头之一,曾孕育神秘的巴文化、巫文化,创造了雄壮的水文化,瑰丽的诗词文化,以及多彩的民俗宗教文化等,留下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

 

  日前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已召开座谈会讨论试验区实施方向:首要是将重庆乃至湖北两省市关于三峡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把被大家广泛认可的资源进行提炼,做好基础研究。

 

  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进行调研,形成具体方案,通过三峡文物保护、文旅融合等形式,从什么是三峡文化、重庆的三峡文化有何优势以及三峡的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最终将调研成果结合各区县的特点和资源,策划出一批重点项目。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则表示,试验区须确定1+2+N的重点范围:即库区被淹的8个区县加石柱和巫溪,并围绕“重庆三峡文化保护应用试验区”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进行应用型研究。

 

  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透露,3月起将派文物保护专家及相关工作者对三峡地区进行调研,将调研报告结合各区县特点及资源进行整合,在今年内出台文件明确“重庆三峡文化保护应用试验区”涉及的范围。“重庆三峡文化保护应用试验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也将尽快编制完成。

 

  “三峡文化及生态保护一直是重庆的文物保护工作重点。”幸军称,试验区的建设对三峡文物的保护,以及展示三峡历史文化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