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区: 福建省

 

  编号: Ⅷ-63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惟一“中国茶艺艺术之乡”等称号,是岩茶的故乡。

 

  武夷岩茶的制作可追溯到汉代,经历代的发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出现了岩茶制作的完善技艺,首开乌龙茶制作的先河。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其传统制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是“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低温久烘”等环节。

 

  武夷山为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伴而生的茶俗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喊山、斗茶赛、茶艺等风俗雅俗共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已经批准武夷岩茶为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商标总局也批准其使用“武夷山大红袍”商标。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机械生产工艺的冲击,加上老艺人疏于传技,传统岩茶制作工艺出现濒危迹象,急需加以保护。

 

  相关传承人:

 

  陈德华   叶启桐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