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习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开始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推进博物馆课程,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更加紧密。

  博物馆展示资源丰富,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课程,来满足学校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不少博物馆的教育人员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了有助于自主学习的博物馆“学习单”。“学习单”主要是为协助教师指导学生而设计的博物馆引导参观、自我学习的教育资料,也可以针对一般观众进行设计。对学校而言,“学习单”不但可以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对博物馆而言,“学习单”是展览的延伸,既补充了展示上的不足,又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实物学习”的功能。这种方式搭建起学生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桥梁,改变了博物馆单向传播的教育模式,开启了物与人双向沟通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在博物馆的参观习惯。

  在设计“学习单”之前,博物馆应根据儿童、学生、亲子家庭和普通观众等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例如,儿童由于尚未识字,对于图像和色彩有直观的理解能力,可以在“学习单”设计中,加入更多的图像和联想内容,让儿童与文物之间产生互动;学生在书本中学习了很多知识,但较少获得与实物谋面的机会,“学习单”的设计应侧重建立课本知识和博物馆文物之间的联系。

  笔者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北京市史家小学合作的“学习单”“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包括8册学生用书和4册指导用书)为例,分析开发和设计满足不同目标人群、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单”(特指学生用书)的侧重点,探讨如何利用“学习单”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丛书是专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发的,依托博物馆文化资源,对自然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使之成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说文解字”“美食美器”“服饰礼仪”和“音乐辞戏”四大主题、32组教学单元、136课时的教学内容。

  以“美食美器”环节中的“五味调和”为例,由于针对的学生年龄在八九岁,已经对味道有初步的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已经有烹饪的实践经历,这是课程活动设计时要首先明确的。

  根据课程目标,在设计“学习单”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探究引航、探究学习、实践体验、拓展思考和探究收获。探究引航主要是进行课程的导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烹饪,进而让学生分析“烹饪”与“烹调”的区别(“烹饪”是饭菜制作的全过程,“烹调”仅限于加热和调味),从而得出本节课程的主题——味道从何而来、何为五味。探究学习的设计以展览、展线为出发点,设计学生在参观时思考的问题。例如,远古人类由生食进入熟食阶段,吃到的熟食有味道吗?有调味品的出现吗?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各种炊具、餐具的出现,烹饪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食物的滋味是可以通过调味料进行调制的,“学习单”可引导学生通过文物展示和图片介绍,了解最初的调味品——盐。例如,以文物“盐场画像砖”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当时井盐的开采方式,并结合调味品照片,识别除了盐之外的其他咸味品;再通过青铜染器等,让学生了解当时丰富的炊具和调味料,总结出“五味”。在这一环节中,还设计了让学生对天然调味料和人工酿造调味料进行分类的环节,并根据五味的特点进行排列。参观结束后,“学习单”将引导学生进入实践体验部分,让他们通过调制凉粉,更加深刻地体会五味对于烹饪的作用。在拓展思考环节的设计上,学生可以将不同调料进行搭配,调配出不同口味。最后通过探究收获环节,把此次课程的内容加以梳理和总结。

  由此可见,博物馆“学习单”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根据选定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各有不同,要根据其特点,量身打造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其次,确定课程目标和主题,收集课程所需资料。“学习单”在设计之初就应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全学科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收集包括与展览资料、课程相关的文献、研究论文等。再次,确定课程活动内容和方式,既要配合学习目标、展品位置和参观展线,规划设计课程活动流程,也要确定教育方式,如提问方式、情景设计模式、实践活动方式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后,“学习单”设计完成后,应进行试课,并咨询相关教师,获得反馈,修订相关内容。在课程实施后,也不要忘记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设计提供指导。明确“学习单”的设计要点后,要写出博物馆教育课程教案,然后依据课程教案,用口语化、生活化、具体化的语言,以及卡通、手绘、漫画等表现手法,把学习内容、问题和知识点展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

  博物馆教育是历史与艺术的并重,教育与娱乐的结合。“学习单”在博物馆教育的完善进程中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链条。目前,博物馆“学习单”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能将其变得任务化,反客为主,影响参观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设计中,如何让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应是每一位博物馆教育人员始终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