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唐代沉船瑰宝将赴美展出
代表纽约亚洲学会的普罗瑟博士(右)正在检验即将装箱运往美国的唐代白釉绿彩高足把壶和绿釉龙首榫。左为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史蒂芬·墨菲博士。(新加坡《联合早报》/周柏荣 摄)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几经周折,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唐朝黑石号沉船宝藏中的部分文物,将赴美展出。这批在海底沉睡千年的唐代瑰宝,向世人证明“环球贸易”的概念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已经相当发达,环球化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
来自黑石号的78件沉船宝藏,3月7日起将在纽约的亚洲学会博物馆公开展出。这个名为《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的展览将持续到6月4日。
白釉绿彩高足把壶
绿釉龙首榫最受瞩目
这次赴美的文物包括10件河南巩县的白釉绿彩瓷和唐代青花,七件浙江越窑青瓷,四件河北邢窑白瓷,两件唐代华丽精美的金器,四枚包括“百炼镜”在内的唐代铜镜,五件用来装瓷器的广东梅县水车窑青瓷和37件湖南长沙窑青瓷等,另外还有银器,唐秤等。
展品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巩县窑所烧造的白釉绿彩高足把壶和绿釉龙首榫。这个超过一米高的大型陶瓷器,壶身菱型花叶异于中国传统纹样,龙首雕饰非常精美,是整批宝藏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陶瓷器。
这次赴美展出的两个唐代金盘也是焦点展品之一。亚洲学会博物馆传统亚洲艺术资深策展员艾德里安娜·普罗瑟博士日前在新加坡国家文物保管中心验收即将赴美文物时,发现其中一个有精美花纹的金盘,背面刻着“六两十一铢”这行字,相信是指金盘的重量。一两相等于二十四铢。
商船证唐朝“环球贸易”
黑石号是一艘载满唐朝货物的阿拉伯商船,1000多年前从中国出发,经东南亚水域准备开往中东的阿拔斯王朝,却在新加坡以南600公里处的印尼勿里洞岛海域触礁下沉。
这艘在唐代往返于中国大唐和中东阿拔斯王朝之间的商船,证明“海上丝路”确实存在。黑石号在1998年被打捞上来时,船上文物多达6万件,虽然湖南长沙窑的器皿占多数,但陶瓷器的窑口种类也很丰富,器形更是多样化,有碗、盘、壶、罐、瓶、熏炉和著名的唐代茶具如茶盏子等。
当中一个长沙碗有明确烧造日期——唐敬宗(李湛)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公元826年8月22日),让这批文物有具体可考的年份。在本地已故富商邱德拔后人的捐助下,圣淘沙集团在2005年以3200万美元(约22000万人民币)买下整批唐代文物。
亚洲文明博物馆负责东南亚部分的策展研究员史蒂芬·墨菲博士说,这批文物所讲述的故事是早在公元九世纪时,中国唐朝已有大规模的海上贸易,贸易不再局限于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当时显然就已有“环球化”的商贸概念。
普罗瑟博士则说:“对美国人来说,这可是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能亲眼目睹欧洲人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到亚洲扩展贸易,唐朝和阿拔斯王朝之间的国际贸易已非常发达,非常环球化。”
她说,黑石号可说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的存在证实唐朝的海上贸易已非常发达。配合这次展览,纽约的亚洲学会将展出大约15件唐朝文物的收藏品。(谢燕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