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正月 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洪岩古寺游客旺
2月14日(农历正月十八)上午,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境内的洪岩寺内敲锣打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附近的老百姓在这里闹春、敬香、祁福。整个洪岩寺锣鼓喧天、青烟缭绕,闹春、祈福、敬香的群众人潮涌动,每年正月十八,众多香客都会前往洪岩寺闹春、敬香、祈福。据了解,正月十八一大早,洪岩寺外已有众多香客排队等候,大家都希望一炷香能讨个好彩头。
洪岩寺为古陕州八景之一,位于湖滨区高庙乡小安村境内,距离三门峡市区11公里,已被纳入三门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为了复原洪岩寺景区原貌,发展旅游事业,近年来,小安村成立了“洪岩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该村村干部负责,组建了景区建设领导班子,招聘了一些老专家出谋划策,对景区进行全方位包装。通过村干部的积极宣传,许多热爱和关心洪岩寺发展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经过六年多筹资建设,目前洪岩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昔日风采得以重现。
据史料记载,洪岩寺始建于北魏始光年间(公元425年),洪岩寺原名叫“洪崖寺”。相传高庙山之西,谷口被安山封堵,谷内长年积水成湖,叫“安山湖”。每遇暴雨,谷满湖溢泛滥成灾,殃及山外百姓。关羽在原籍除暴安良,为避官府缉捕逃于此地。率众开山放水,修渠疏流,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又说当年关羽到此,见山挡水路,灾害百姓,高举青龙偃月刀,连劈安山三刀,形成石门三道石涯。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关羽离开此地,辅佐刘备复兴汉室,功勋卓著。为纪念关羽开山放洪,造福百姓,忠义神勇,北魏太武帝始光年间(公元425年),百姓在安山以内建寺,并将安山改名为关山。后经各朝历代复修增造,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成为名胜古迹。
寺院坐北向南,院内建筑飞檐斗拱,红墙金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中蕴含着庄严肃穆。中心线北端的关帝大雄宝殿与南端高大戏楼相对雄立。殿内关帝戎装端坐,威仪凛然,左立关平,右立周仓。四周壁画“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桃园结义”等皆栩栩如生。洪岩寺内布局合理,以关帝庙为首,大佛殿、龙王庙、娘娘庙等排列两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关帝庙左上侧为春秋楼,右上侧为黄河楼,寺院后有供僧侣休息的窑洞。寺内建设由南向北,一条主轴线上,流檀飞檐,金瓦封顶,气势恢宏。殿外东侧一溜飞檐长廊,廊下七孔石窑由北向南一字排开。窑内各塑龙王、马王、山神药王等像;西侧为十八罗汉殿,参天古柏一株从殿内长出,这一奇景日“一柏担三间”。关帝大殿之南角是七星庙,殿后乃春秋楼,楼高六层。
千百年来,随着岁月更替,寺院几经修复,香火逐渐兴旺,至明清以后更达鼎盛。平时烧香还愿拜佛,络绎不绝。逢会之日(每年三会:正月十八闹春会,三月初一祈雨会,九月十八还愿会,各地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商贾贩夫、信男善女、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社火龙灯、锣鼓大戏、香火缭绕中热闹非凡。
关羽作为中国民间英雄、历代颂扬的忠义形象已成为民族文化中一部分,与宗教文化共同发展繁荣。洪岩寺将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溶为一体,通过自然风貌、文物遗迹真实直观地将文化内涵呈现给世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