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

  2016年,浙江省博物馆(包括孤山馆区、武林馆区、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以22个展览、200余场文博活动,吸引了306万人次的观众,朝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博物馆”更进一步。今年,浙博还将有哪些文博大餐等着读者朋友们?

  “引进来”“走出去” 让文物活起来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文化产品,浙博积极整合馆内外文物资源,坚持自主策划与‘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展览工作模式,努力‘让文物活起来’”,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说,“藏品展示是博物馆的主要方式,我们精心策划的这些展览,深受欢迎,年度参观人数达到新高。”

  其中,“漂海闻见——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由浙博与韩国国立济州博物馆联合主办,联合参展的国内外博物馆达26家,共计展品300余件(组)。清康熙时期绘制的《京杭道里图》为浙博所珍藏,描绘了京杭大运河流经城池及两岸景观,全长2032厘米,弥足珍贵,这是首次全卷完整展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藏的奉使朝鲜唱和诗卷,在韩国属于国宝级文物,也是首次来华展出。陈馆长说,“‘漂海闻见’展览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评价,许多观众赞誉有加。展期至2月12日,春节期间照常开放,大家可以去看看。”

  浙江本土的传统书画,一直是浙博研究和宣教的重要内容。浙江是金石书画研究重地,重点推出的“金石书画”展是浙博在临时展览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推出的又一个系列展览,在业内也取得了较高的评价。陈馆长说,“今年我们还将适时推出‘金石书画’第二期,乘势续推。”

  多样化的展览吸引了不同艺术品类的爱好者,浙博今年的精品展览门类颇多。陈馆长说,按计划将推出十多个不同品类的展览,其中重点做好“魂弥越外——最后霸主的生前身后”、“邢家村唐代佛教造像”、“艺贯南北——蓝瑛作品及师承影响展”、“新安画派”展览、“明清时期女书画家作品展”、“浙江纪年瓷大展”等展览,尤其是要做好最重要的“乾隆大展”,“乾隆帝与浙江、杭州、西湖渊源极深,曾六下江南,还在孤山上建有行宫,我们这次主要和故宫博物院合作,花大力气办好这个大展。”

  将大展“引进来”是浙博近年来主推的。去年浙博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引进了“玻璃的艺术——欧洲玻璃艺术史珍品展”,也是国内首个较为完整地展示欧洲玻璃制造工艺发展历程的展览,共展出200多件(组)精品玻璃器,囊括了从古代、中世纪直到近代各个重要时期的主要代表性艺术流派的杰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玻璃工艺品备受观众喜爱。陈馆长说,浙博今年还将引进“马约里卡千年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展”,“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让大家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来自意大利的陶瓷艺术以及印度的佛教艺术。

  推出更多原创精品展,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一年200余场的活动,有时候一个周末都有好几场,可见浙博活动的丰富多彩。为配合展览,浙博将继续邀请知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武林文博讲坛”系列讲座,以及“浙博伴你共成长”、“浙博四季课堂” 等系列教育活动、“指尖上的假期”手工亲子系列活动,另外,“武林雅韵”系列演奏会、“文澜乐府”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也将继续推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将新增工艺美术大课堂系列活动。”

  去年,“中兴纪胜”展览系列文创产品荣获年度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的最佳创意文创产品奖,推出的西湖十景系列、黄宾虹书画衍生产品系列、富春山居图系列,以及青瓷、钱币、书画类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陈馆长说,今年将继续加大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向观众奉献更好的文创产品。

  本期是艺术典藏周刊春节后的第一期,陈馆长向广大读者致以新春的祝福。他说,“艺术典藏周刊我一向关注,很有杭州特色、江南风韵,得到许多读者喜欢。艺术无国界,办刊视野还可以站得更高一些,立足全国,面向世界。”

  陈馆长在此还特别邀请广大读者,继续支持浙博的展览和其他工作,他说,“浙江省博物馆自1929年建馆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在全国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几十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厚爱与支持,不断发展,越办越好。在新的一年中,浙博将推出更多更好的原创性展览,以更多更好的服务满足大家不断增强的文化需求。让走进博物馆,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