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邮价值看纪念邮资封的投资前景
2017-02-08 14:34:12 作者:林猷熙 来源:中国集邮报 已浏览次

纪念邮资封(JF)是为纪念国内和国际重大事件、著名人物或宣传某一纪念活动而发行的邮资封,除邮资图外,封的正面左下侧及背面通常印有相关主题的纪念图文。
近年来,普通邮资封发行的品种增多,且大多数品种已被相关部门垄断,收集起来既费钱又吃力,而纪念邮资封不仅发行品种少(平均每年发行3.6套),发行量也不大,而且与其他邮资封、邮资片相比,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史料性和集藏价值,故笔者看好纪念邮资封投资前景。
一、设计印制精美,艺术品位较高。
首先,印在封右上角的邮资图有如一枚纪念邮票,但相比邮票要先印在邮票纸上,打齿孔后再撕开来使用,则少了规格和大小的限制,使设计者可采用多种形式来设计邮资图,如矩形、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增加了邮资图的美感。同时,封上还有与主题相关的图案,不仅绚丽多姿,还可扣紧主题与邮资图构成一个完整而互相呼应的画面,有时还起到了充实主题内容,弥补一些因邮资图小而难以表达的相关信息,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丰富多彩。此外,封的背面还有简明的中、英两国文字,记述发行该封的目的、意义等背景资料。因此,纪念邮资封让集藏者和使用者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特别是一些设计优秀的纪念邮资封,如JF88《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馆》、JF10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和JF10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等,更加受到集邮者的钟爱。
纪念邮资封一个特色是邮资图的设计极为精练而内涵丰富,大多数邮资图采用了抽象写意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有的寓意极为深刻,给人以启迪和联想。例如,JF7《商务印书馆建馆九十周年》的邮资图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一本书,象征商务印书馆为国内外读者提供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构图精练,寓意深刻。又如JF11《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播四十周年》的邮资图也用象征性手法设计,通过电波、和平鸽寓意把和平与友谊传向全世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的“中国之声,友谊之桥”题词手迹,更让邮资封锦上添花。
徽志艺术设计具有构图简单、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构思巧妙和耐人寻味的特点,因此纪念邮资封较多地采用了现代徽志艺术设计。1982年至2012年发行的108种纪念邮资封中,共有32种邮资图采用徽志作为主图或主图的一部分,使徽志艺术成为邮资封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简化了设计又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例如,JF35《中国银行成立八十周年》和JF73《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二十周年》都用徽志作为邮资图的一部分,让人感到清新淡雅、简洁明了。
纪念邮资封的艺术品位较高还表现在封上的图案设计,使主题鲜明突出,丰富多彩,如JF7上的装饰图是堆积如山的各类书籍,象征商务印书馆建馆90年来,出版的各类图书不计其数;封的左上角还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商务印书馆九十年”题词手迹,明确地告诉人们,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
二、涉及题材广泛,彰显邮品珍贵。
纪念邮资封发行所涉及的题材很广泛,主要是国内或国际重要组织会议、历史事件和建设成就等重大题材。国际题材约占30%,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国际题材在纪念邮票中的比例,足见其分量之重。其实,纪念邮资封的题材有不少是可以发行纪念邮票的,只不过是受到每年邮票发行种数的控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念邮资封弥补了纪念邮票所没有反映的一些国际题材之不足,并形成了集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参展价值于一身的系列邮品,显得特别珍贵。政治敏感题材邮品历来都受社会大众关注,如JF89《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和JF97《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0周年》等,由于集藏者众多,市场流通量就少,交易价格也比较高。
三、专题信息丰富,更具集邮价值。
纪念邮资封是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邮品,具有邮资凭证的基本属性,除邮资图为有效专题信息之外,封上的文字和图案等都是有效集邮信息;特别是封上精心设计的图案与邮资图相互衬托,相融相谐,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因此,纪念邮资封已成为当前集邮者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组集参展不可或缺的邮品,并且在国内外邮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此外,如用于发行首日实寄,则封上加盖的首日纪念邮戳、邮政日戳以及邮政签条等,也是珍贵的有效集邮信息。可以说,纪念邮资封全身都是宝。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纪念邮资封上还印有毛泽东、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陈云、李鹏、郭沫若和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字)手迹;还有一些知名人士的题词,如穆青题“新华社六十年”(JF32),俞伟超题“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八十周年”(JF37),JF68《大公报创刊一百周年》上的“大公报”三字则是清末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题写,JF89《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上的“奋斗”二字为孙中山先生的题字,更显得光彩夺目和让人喜爱;JF97《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0周年》上有邓演达的肖像及其书写的农工民主党的宗旨。这些墨宝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是不可多得的有效专题集邮信息,也可编入书法专题邮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