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博物院 解锁百年时空
2017-12-26 11:28:00 作者:朱虹 来源:人民日报 已浏览次
五大道的各式老建筑,冬天里显得格外沧桑。其中,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一座古朴的三层旧楼的墙上镌刻着隶书:北疆博物院。
作为迄今国内唯一一座历经百年,建筑、展览、藏品、文献四者留存最为完整且全方位开放的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可谓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中的“活化石”。2014年,值中法建交50周年暨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之际,北疆博物院修缮工程全面展开,恢复原有的标本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功能。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北疆博物院,于2016年1月22日重新对公众开放。近日,记者走近了这座“活化石”。
经历百年沧桑,蕴含丰富宝藏
北疆博物院法文名为“Musee HongHo PaiHo”,意为黄河白河博物馆。1914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甫、博物学家桑志华来华,开始了在中国北方腹地长达25年、行程近5万公里的野外发掘和科学考察,在中国古生物、古人类研究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1922年,桑志华创建了北疆博物院并开始修建北楼,1928年博物院对外开放。1930年南楼落成,南北二楼由连廊相连,成“工”字形布局。
这是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博物馆,曾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20余万件藏品藏身其中,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各类历史人文藏品、文献资料2万余件,是一座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宝藏。
桑志华创建北疆博物院的初衷,是建立集搜集、保存和研究功能于一身的科学研究机构。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黄克力介绍,当时的博物院聘请了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和神学哲学家德日进、俄籍博物学家巴甫洛夫等研究人员来做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1938年,桑志华回国,博物院的各项工作也停滞下来,直至1952年被天津市政府接收,成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今年5月,“回眸百年,致敬科学——北疆博物院复原陈列”展览获博物馆界展陈类最高奖项——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重新开放的北疆博物院共展出各类藏品近2万件,包括4363件地质学、古生物学、史前学和人种学藏品,5793件现生动物学与植物学藏品,3000余件鸟类假剥制、500余件动物皮张,其中,披毛犀、野驴骨架及河套人牙等珍稀标本和桑志华留下的珍贵历史图片、手稿等藏品均在展出之列。
“北疆博物院的历史是一段传奇,它记录了百年前自然科学工作者跨越地域、人种和宗教,孜孜求索的精神,见证了近代中国理性与科学的萌芽和生发,也沉淀了科学精神的传承与漫长岁月中的守望。”黄克力说。
修旧如故,完整呈现原貌风韵
沧海桑田,北疆博物院在数十年的沉寂和消耗中,迫近抢救与修复的红线。建筑门窗开裂、内墙粉刷剥落,再加上不当的拆改和维修,原有风韵荡然无存。
2014年天津市财政拨付专款修缮北疆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成立专门小组,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对建筑外墙、地面、展厅窗户等处进行了维护与修复,力求保持古建筑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同时加入智能化消防系统、安防控制等现代化设备。
展陈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将标本库房、研究工作区域等全方位开放,不仅使各类藏品得以与公众近距离接触,同时也将博物馆人的工作以及藏品背后的故事呈现给观众,再造出了一座堪称“最开放”的博物馆。
“从建筑、展柜到各式展品,都是100年前的模样。”黄克力介绍。原址、原建筑、原设施和原馆藏品,沉寂多年的博物馆典范以原貌向参观者讲述不为人知的往事。
利用科技手段,有效保护标本古籍
由于受到时间及环境等因素影响,馆藏的珍贵化石标本不同程度的开裂、破损、粉末化,处于毁坏的边缘。北疆博物院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成立了联合研究中心。
中心成立后,立即着手启动北疆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和流程,采用国际通用的文物修复加固材料,结合北疆化石的保存现状运用个性化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阻止了受损化石随着时间推移受损加剧的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加固修复化石2300余件。此外,中心还专门组建古籍资料保护团队,开辟专门库房,制定规划,申报课题。一年来,相继完成图书与地图等资料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同时完成了近4万页图书资料的数字化及千余张地图的扫描工作,确保让珍藏的1万余册图书及千余张地图资料得到有效保护。
北疆博物院的未来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北疆博物院只是修缮开放了北楼,南楼因故未能修缮使用。桑志华、德日进的故居是一幢二层欧式建筑,德日进的巨著《人在自然界的位置——论人类动物群》即写于此,这栋建筑如今也损坏严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