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摆驾”南京博物院 浓缩“紫禁城”重现王朝兴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21日在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展。 泱波 摄

 

  在蓝底金字的“养心殿”匾额下,清代皇帝御用龙椅、批阅奏折专用桌台“原景重现”在青顶红墙的偌大前殿。12月21日,279件(套)故宫珍品文物“摆驾”南京博物院,“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正式开展。

 

  养心殿,是位于紫禁城乾清宫西侧的一处独立宫殿,也是自雍正以后清朝八位皇帝的居住和理政场所。密折制、三希堂、垂帘听政等众多历史故事在此发生。

 

  据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此次展览的藏品都是国宝级,包括来自故宫博物院的279件(套)文物,还有南京博物院院藏的47件(套)文物。整个展览将分为10个篇章,以文物展陈结合场景复原的形式,系统讲述养心殿的历史,也让观众通过“浓缩的紫禁城”看到“背后”的家国天下与王朝兴衰。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批文物中不乏精品,其中就有金嵌珠宝金瓯永固杯,每年大年初一,乾隆皇帝在养心殿冬暖阁举行开笔仪式,都以金瓯永固杯饮用屠苏酒;有雍正帝网络表情包的“本尊”,极少“出宫”的雍正帝读书像;还有同治皇帝小时候穿的精美小龙袍等。

 

  在复原的东暖阁里,一幅幽幽垂下的淡黄色布帘前,小皇帝坐的紫檀小龙椅正置中央,后面则是慈禧太后摄政的坐榻。这里便是慈禧太后当年垂帘听政的地方。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通过此次“走出紫禁城,走进养心殿”,在南京原景重现了养心殿的前殿空间与陈设,为观众讲述了与养心殿联系紧密的清帝国历史故事,让市民在观展中“亲身体会”一个王朝的辉煌与没落。

 

  “博物馆的文化想要真正转化为力量,必须要走进人们的生活。”单霁翔说,“若在十年前,养心殿的文物‘走出’紫禁城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但如今,我们感到文物藏品只有走进人们的生活,被理解、被尊重,才会更有生命力。”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文物可谓“精品中的精品”。“为什么叫‘走进养心殿’,因为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曾经就在皇帝身边。参观故宫的观众,也很少有机会走进每一件文物,特别是养心殿,只能隔着玻璃远远观望。此次展览,人们可以走到每一件文物身边,仔细赏玩,真正地做到‘走进养心殿’。”单霁翔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复原的养心殿建筑后方,有一处“VR实景体验区”。在这里,故宫博物院通过沉浸式投影屏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捕捉等设备,可以让市民瞬间“穿越”到养心殿,批阅奏折、手执玉玺、把玩珍宝……

 

  据了解,本次展览缘起于2015年故宫启动的养心殿五年修缮计划。在此期间,养心殿将进行全面封闭。为了更好地展现这座宫殿的历史,故宫博物院决定让养心殿的文物几百年来首次走出紫禁城,在全国巡展。此次在南博展出,是继首都博物馆、香港博物馆后的第三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