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6年破获文物案件2403起查缴文物10998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致函陕西省人民政府,肯定和感谢陕西省公安机关近年来在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战果。据统计,6年来陕西公安机关共破获文物犯罪案件2403起,查缴文物10998件。

  据介绍,陕西省历史文化悠长,文物资源丰富。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物资源,近年来,陕西省公安厅深入开展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在公安部的直接领导指挥下,于2011年承建成立了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和全国文物犯罪信息管理系统,于今年承建上线了全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为流失文物提供查询追缴回归祖国的绿色通道,也为追索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近6年来,陕西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中连续开展“天鹰”“猎鹰”“秦鹰”“雄鹰”“金鹰”“神鹰”等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盗、贩、非法买卖文物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据统计,6年来共破获文物犯罪案件2403起,打掉文物犯罪团伙38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627名,查缴涉案文物10998件,其中珍贵文物1536件。特别是今年以来,先后侦破淳化“7·20”系列盗掘西汉古墓葬案、澄城盗掘西周至东周时期古墓葬案、凤翔“1·16”盗掘秦雍城遗址古墓葬案和西安盗窃倒卖北魏、北齐石刻佛像案等4起公安部部督重大文物犯罪案件。

  同时,陕西公安机关向外界公布了2017年破获的4起部督文物大案。

  凤翔“1·16”盗掘秦雍城遗址古墓葬案

  2017年1月16日,宝鸡市凤翔县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雍城遗址”核心保护区内的麦田里发现多处盗洞。因案情重大,该案相继被省公安厅和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专案组经过一系列耐心侦查,确定盗墓前科人员毛某为重点嫌疑对象,遂围绕其全面分析研判,拓展案件线索,收集证据。随后,查明了以毛某为首的7个文物犯罪团伙组织结构和涉案人员基本情况。

  2017年3月18日凌晨,在宝鸡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140余名警力开展集中抓捕行动,先后抓获46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被盗文物141件及大量作案工具,一举打掉盗墓团伙7个,破获涉及宝鸡市凤翔、岐山、眉县、扶风、千阳、陈仓、高新七县区文物案件55起,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一组3件、三级文物11件。

  西安盗窃倒卖北魏、北齐石刻佛像案

  2015年12月25日,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接群众举报称,有一个叫蔺某的人组织盗取并倒卖山东省淄博市某工地施工挖出的大量石刻文物,并藏匿在西安和渭南华县等地。

  经调查取证,确认举报内容属实。因此案涉及跨省异地作案且案情重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分别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西安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展开案件侦查。专案组经过6个月大量的侦查,基本掌握了蔺某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专案组多次辗转陕西、河南、山东、上海等地调查取证,在2017年将此案成功侦破,涉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警方抓获,先后追缴被盗和被倒卖的北魏、北齐石刻佛像16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42件。

  淳化“7·20”系列盗掘西汉古墓葬案

  2016年7月初,淳化县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淳化县境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汉云陵盗掘古墓葬。淳化县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发现此案是一个团伙系列盗掘西汉古墓葬的重大案件。随后,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分别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淳化县公安局抽调警力200余人,专案民警横跨5省16个地市,行程60余万公里,走访群众500余人次,摸排线索1200余条。历时一年,在2017年成功侦破此案。

  此案中,共破获盗窃、盗掘文物系列案件90余起,打掉文物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追回被盗文物1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72件、三级文物124件。特别是战国鎏金编钟、琉璃发簪、错金银蟠螭纹青铜编钟等文物,价值极高。此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数之多,追缴的文物数量之大、等级之高,在我省实属罕见。

  澄城盗掘西周至东周时期古墓葬案

  2016年11月25日晚,澄城县王庄镇农田内发生盗掘古墓葬群案件,犯罪嫌疑人盗墓袭警。发案后,部、省、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澄城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专案组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侦查手段相结合,经过大量摸排走访,调查取证、信息关联等工作,最终发现犯罪嫌疑人踪迹,成功侦破了这起特大盗掘古墓葬案,打掉了以王某为首的文物犯罪团伙。

  目前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上网追逃29人,收缴青铜簋、鼎、石磬等珍贵文物4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62件、一般文物313件,扣押冻结涉案赃款630万元,作案车辆16辆。此案盗掘出土的文物等级高、数量多,均为西周至东周时期古墓葬群,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央视记者 吴成轩 孟寒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